中文與台文之比較(十) 諺語與俗語
陳瑞祥
根據廈門大學前語言學教授,李教授所說:閩南語諺語在所有方言中數量最多(包括普通話),在此記錄一小部分。本文於2021年2月在《聖地牙哥鄉訊》裡「台文與中文之比較」曾經介紹,如今再作說明與補充。
「盡人事,聽天命」比喻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歹竹出好筍」比喻才能平庸的父母,生出容貌俊美或才華横溢的子女。
「抓龜走鱉」比喻陰錯陽差或無法兩全其美之意。
「軟土深掘」比喻柿子挑軟的吃。
「荏荏(lám)馬嘛有一步踢」比喻人不可貌相,再差的人也有一項技能。
「一亇(e5)喙含(kam5)雙舌」比喻巧言令色,搬弄是非。
「徛懸山,看馬相踢。」比喻隔岸觀火;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ㄧ聲毋知,百般無事。 」比喻少惹事為妙;適時保持沈默,明哲保身。
「飼老鼠,咬布袋。」比喻養虎為患。
「火燒林投」比喻全無希望。 「蚊子叮牛角」比喻全費功。
「仙人拍鼓有時錯,腳步行差誰人無。 」比喻錯誤難免要及時更正。
「勇勇馬縛佇將軍柱」比喻懷材不遇或不能知人善任。
「時到時擔當,沒米煮番薯湯。」比喻船到橋頭自然直或總有辦法解決。
「無彼款腳臀,毋通呷彼款瀉藥。」比喻量力而為。
「細漢那無調,大漢著敧曲(khi-khiau)。」比喻小時不教,長大難糾正。
「三日無溜,爬上樹。」比喻學過的東西要勤加溫習,不然很快會忘記。
「兄弟ㄧ條心,烏鐵變黃金。」;「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看。」
「江湖一點訣,説破無價值。」;「娶一個某較贏三個天公祖。」
「細空毋願補,大空才叫苦。」;「問路靠嘴水,行路靠腳腿。」
「緊行沒好歩,緊做沒好頭路。」 ;「冬至佇月尾,要寒正二月。」
「嚴官府出厚賊,嚴父母出阿里不達。」; 「佛靠扛,人靠裝。」
「樹頭企乎在,毋驚樹尾作風颱。」;「在家日日好,出外朝朝難。」
「六月十二,彭祖做忌,無風颱也有雨意。」
「有樣看樣,無樣自己想。」;「有錢趁佇手,毋通大蝦配燒酒。」
「做人著認真,做事著頂真。」;「ㄧ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