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
2020 年 9 月 | |
美中新冷戰,台灣應該採取的立場 無論是政治光譜在哪一端的人都會同意,現在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是自從50年前尼克森總統向中國伸出橄欖枝後,最緊張的時刻。中國已經從2009年《美中聯合聲明》當中所提到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轉變成強勁的競爭對手。這樣兩強對立的競爭關係,更在川普執政的短短3年間,由2018年開始的貿易戰上升到現在被許多人稱為美中「新冷戰」的態勢,更被一些政治人物和學者擔憂是否有轉變成「熱戰」的可能性(即軍事衝突)。美中對抗已成為牽動全球局勢的風暴中心。 但這樣的轉變並不是無跡可尋。事實上自歐巴馬總統的第一個任期開始,美國已經意識到中國崛起對美國在地緣政治上所造成的威脅,於是有了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在2010時,於東協區域論壇發表的「重返亞太」乃至後來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美國仍然在摸索到底該怎麼應對中國,政策的名稱也從returning改成pivot,最後又改成rebalance to Asia)。而川普政府在2017年底所發布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裡更直指中國是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強勁競爭對手。中國正在區域和全球擴張它的影響力,來挑戰美國在地緣政治的現存優勢,並意欲重建符合中國利益的國際新秩序。戰略報告更清楚的指出這是「自由世界與專制世界在地緣政治上的競爭」,這意味著美中當前的對抗不只是單純經濟或是軍事上的競爭,而是兩套截然不同的政治體制與價值觀的碰撞。2018年10月4日,副總統彭斯的演講更直接顯示兩國之間的關係出現重大轉折,尤其將中美之間的競爭標為民主與獨裁價值的對抗;一年後彭斯的第二次美中關係演講,仍然直接踩在中國的痛處。 這樣的觀察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時於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的《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說再次得到了論證:蓬佩奧指出,美國不能再繼續忽視美中兩國在政治體系和意識型態上根本的不同,「如果我們再不行動,中國將侵蝕我們的自由並推翻由我們辛苦建立有明確規範的國際秩序。」「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對待中國的方式,中國便將改變我們。」他的演說清楚地揭示了當前美中對抗的本質就是政治體制與價值觀的戰爭。 事實上從尼克森訪中國以來,過去數十年美國對中國採取的交往政策(engagement policy),其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幫助中國經濟發展,促使中國一步步走向開放與世界接軌,進而改變中共政權的極權體制及其反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以此來消除中國在中共統治下對自由世界的威脅。尼克森總統曾經說過:「除非中國進行改變,不然整個世界都不會安全。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引發這樣的改變。」在當時的國安顧問季辛吉強力主導下,再加上他在學術界的影響力,這樣的懷柔政策主導了數個世代的美國對中外交策略,自尼克森以降的歷任美國總統都懷抱著「總有一天能夠改變中國」這樣的希望和中國交往,並伸出援手幫助中國發展經濟,並協助中國加入國際政治的體系。 數十年過去了,中國在美國的幫助下真的崛起了,如今中國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經濟和軍事強權,在許多國際組織內也有著強大的話語權。但中國卻絲毫無意改變自己的體制與價值觀,甚至還在習近平上台後,對內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以及思想審查的力道,大幅限縮人民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對外則將中國的權力和意識形態,以外交和資訊戰等銳實力的方式投射在全球其他國家。中國企圖挑戰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野心已昭然若揭,這就是習近平提出的所謂「中國夢」背後的主要意涵,而其所作所為已經被認定了是在侵蝕由美國所主導的民主體系與自由開放的價值觀。 如今美國已經公開承認過去數十年對中國所採取的交往政策徹底失敗,並體認到唯有和中國展開在國際戰線上的對抗,才能阻止中國繼續挑戰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並遏止中國以所謂的「中國價值」來建立全球新秩序的野心。而這樣的對抗路線是不管將來美國由哪一個政黨執政都不會改變的,因為中共的行為已經在根本上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破壞了美國在與蘇聯的冷戰結束後建立並主導的全球秩序,美國不可能容忍這樣的局面繼續發展下去。 台灣不管從哪一種角度來看,都處在美中對抗的前沿。在美國已經明確宣示要對抗中國影響力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置身事外的空間。而當認識到美國和中國現在的對抗是奠基於政治體制與價值觀根本上的不同時,台灣應該採取的立場就很清楚了:台灣近十年的民調顯示絕大多數的人希望台灣可以「維持現狀」,這樣的結果多半會被解讀成台灣人民在政治上不傾向急獨或是急統,但更深層次的去看待所謂的「維持現狀」,其實就是意味著台灣人民想要繼續保有台灣的民主體制與自由開放的價值觀,而這樣的願望只有繼續留在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裏面才能實現。因此在美國現今與中國展開競爭關係的局面下, 台灣政府必須要清楚表達支持美國對抗中國的行動,才能維護台灣自己的國家利益和滿足人民的期待。 台灣一直不乏政治人物或是學者鼓吹台灣要在美國和中國兩方「保持中立」,以免成為大國的棋子和棄子,但這類要台灣與美中兩國保持等距的說法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在兩強對抗的局面下,想要模稜兩可打模糊戰,最終受到傷害的只會是台灣自己。現在的香港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港府放棄自己的自治權全面向中共靠攏,配合中共打壓香港的言論自由,並以褫奪立法會參選人和當選人資格,甚至沒收選舉等手段來破壞香港的民主自治體制後,香港馬上就面臨美國無情的經濟制裁。於是香港在失去民主自由以後也同時失去了經濟紅利,香港開埠百年的繁榮就此毀於一旦。 我們必須體認到美中的對抗已經上升到新冷戰的程度,不是只是雙方人馬隔空放話而已。在這樣的局面下,不是盟友就是敵人,哪有什麼隔岸觀火的空間?更重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從來沒有放棄過併吞台灣的野心,也一直不遺餘力的在國際舞台上打壓台灣,近年更是以銳實力對台灣進行滲透意圖顛覆台灣的民主政權。中國就是台灣的敵人,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很可惜在台灣有很多親中的人們不這樣覺得。另一方面,台灣和美國從1950年韓戰之後本來就一直是盟友:台灣是靠著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援助才得以在中國的威脅下繼續生存下去,並因此有機會從威權統治的國家轉變為今日亞洲的民主標竿。即使是在美國和台灣斷交後,台灣還是需要仰賴美國出售軍火給台灣讓台灣有保衛自己的能力,以及在關鍵時刻由美國出動軍隊來嚇阻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 (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美國出動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巡弋台灣海峽就是很好的例子)。兩強對抗,一方是敵國,一方是盟友。要台灣不跟盟友站在一起對抗敵國,反而喊說我們要維持中立、要和盟友和敵國保持等距,這樣的說法令人費解(更不用說,主張保持等距的那些人們,通常會不斷地質疑美國)。 香港人正用血和淚告訴我們,在中共的獨裁統治下,與中共政權有著截然不同體制與價值觀的人們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其實除了香港之外,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大規模的人權迫害都是現在進行式,這些悲慘的遭遇一再地告訴台灣人:被統一之後會是很可怕的。現在大概也只剩下所謂的「紅統」人士敢說要跟中國盡快統一(被統一)。中共政權對民主體制和自由開放價值觀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台灣必須和美國與其他自由世界的盟友站在一起對抗這樣的威權擴散,捍衛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這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同時也是台灣唯一的出路。 註:本文日前已由作者發表在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