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4 年 9 月

台灣研究:美國篇
廖炳惠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川流講座教授
   
就機制結構而言,美國主要的大學通常是把台灣研究放在東亞研究、東亞中心、跨地區研究或亞太研究的建置裡,強調比較廣泛的視野,深入跨國合作、交互闡明的領域課題,組織跨學門的教研團隊,並與校內外的相關師資、校友、學生、家長以及台美(或亞美)社群,以至各種政、商、科技、文化機構,開展多元而且活絡的活動,例如:主辦國際研討會、台灣文化或電影節、公共論壇、網路資訊交流等,提供美國學生申請赴台從事田野調查或語言、文化、社會學習的管道,促進台灣研究與國際人權、全球創意產業、地區民主發展、環境生態、法律正義、性別與族群文化、影視觀瞻及其形象再現,尤其亞太地區的權力均衡等現代及其歷史面向均能產生對話,因此並不傾向於探討台灣的主體性,或將重點放在台灣文學、歷史的教學與研究上。

以加州大學的幾所校園來說,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以東亞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及其相關的師資,超過二十位學者,結合訪問人士、學生及社群裡的代表,一方面(如葉文馨、Andrew F. Jones、Pheng Cheah、 Thomas Gold等)來自歷史、文學、修辭、社會、政治、法律、環保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團隊,還成立了「台灣柏克萊俱樂部」(Berkeley Club of Taiwan),聯絡學者、學生、家長、校友、建教合作的科技產業代表,讓他們不斷與學生團體互動,從公共演講到餐飲社交、族群文化節慶活動、學生赴台學習的獎學金,藉此豐富了台灣的學術、文化、社群體驗,利用網路加強彼此的聯繫,交流並支援台灣(如太陽花學運)、評論時事。

我自己的校園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則定期舉辦台灣電影節、台灣文化或音樂表演,參與的師資來自工程、神經心理、宗教研究、視覺文化、劇場管理、音樂、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生則有自己的「台美學生聯誼會」(Taiwanese American Student Association),而社區的「台美基金會」(Taiwanese American Foundation of San Diego)與「台灣中心」(Taiwanese American Community Center)更有近千位的台灣鄉親,其中超過百人是美國大學退休教授,不僅人才濟濟,而且行動力活絡、多元。

其他校區也不乏台灣研究的跨領域行動。如戴維斯分校(UC Davis)有奚密(Michelle Yeh)教授大力推動台灣詩,另外,在台灣醫療與社會研究、甚至經濟、農業生技等均有專家主持各種交流活動。而聖塔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兼台灣研究中心主任杜國清教授多年來發行《台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致力台灣文學的譯介,成績斐然。杜國清的同事,Michael Berry(白睿文)教授尤其致力於譯介台灣文學、電影,其書Speaking in Images: 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2005)之部分篇章訪談了台灣新舊電影的主要導演。他的專著則以討論歷史、暴力與創傷的方式,分析中國、台灣當代的文學與電影,比如舞鶴的《餘生》。最近,他與侯孝賢導演的多次訪談與評論文章也問世了。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 Los Angeles)也是台灣文化部的spotlight(光點)計畫的大咖。台灣電影有Robert Chi(紀一新)、華語文學則有目前赴香港大學任教的史書美,可說是台灣文化研究的重鎮之一。

其實,美國的台灣研究有不少的spotlight,比如東岸有哈佛大學的王德威、耶魯大學的孫康宜與石靜遠教授,南方杜克大學則有洪國鈞、Leo Ching(荊子馨)及Carlos Rojas等教授。另外如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則有張誦聖、蔡建鑫教授。至於中西部的密西根州立大學則有致力於留學文學研究的馬聖美教授,均成就可觀。

當然,要仔細精算列出有多少台灣研究學者在美國大概不容易;在此,我只能舉幾個自己比較熟悉的例子,尤其側重一些領域中特別突出的,如以台灣的民主創意及其經貿、科技發展為主軸,北卡羅萊納Davidson College政治系Shelley Rigger的力作Why Taiwan Matters: Small Island, Global Powerhouse(2011),深入淺出,很能讓美國讀者了解台灣的貢獻及其困境。我經常用這本書當「台灣電影」的課程教材,也頗能獲得近二百名選修者的迴響與認同。學生們很喜歡它,認為這本短小的書頗能掌握許多國際局勢,且深刻描繪台灣力道,很不簡單。

台灣每年花大錢從事國際論文競賽,各個大學校長、研發長都只在意「全球排名」,但學者、政府卻不注意台灣的國際效應與可見(或可用)度。Rigger這樣的學者,往往不在台灣研究的國際研討會中出現,實在是很諷刺而又好笑的事。除了Rigger,紐約市立大學的Murray A. Rubinstein也致力於台灣學術的國際化,他除了編輯Taiwan: A New History(2006)一書,同時也在Sharpe與其他出版社中出力,推出台灣研究的系列,探討台灣的認同、文化、政治與宗教學,影響深遠。

科羅拉多大學的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及其先生則橫跨台日文學、舞蹈、表演藝術到宗教研究等領域。阮斐娜的Under an Imperial Sun: Japanese Colonial Literature of Taiwan and the South(2003)可說是日治時代的領航之作。

另外,在性別研究中,奧勒岡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化系桑梓蘭(Tze-lan Deborah Sang)教授是其中的翹楚。其他的尚有許多是藝術史、電影或視覺文化的台灣研究學者。王德威、孫康宜教授與我主編的《台灣及其脈絡》(2012)先是在孫教授任教的耶魯大學主辦,當時國內外不少學者都出席與會。

年輕的研究生則透過今年已邁入第二十年的「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orth America Taiwan Study Association,簡稱NATSA),持續深化台灣研究。NATSA每一年都選不同的地方辦會,聯結各地的台灣學者,與歐洲的台灣研究協會,不斷替台灣學術、文化,提供國際發聲的管道。

此外,王德威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推動的台灣文學英譯系列一直是台灣課程在美國的基本教材,其功不可沒。他除了編著《台灣:從文學看歷史》(2005),最近,又從「後遺民」及「世界華文」的角度,發展新觀點。王德威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以及哈佛大學指導許多學生,比如王曉鈺、宋偉傑、宋明瑋、蔡建鑫,他們先後在美國取得教職,推動台灣文學。

特別是來自台灣,現任教於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蔡建鑫,他以「後遺民」的角度談丘逢甲、鍾理和、吳濁流等客家與台灣文學,蔡教授也與史書美、貝納子(Brian Bernards)教授合作編輯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2013),對全球華語文的推動另啟新頁。事實上,不少學者在各地致力台灣研究,遠在夏威夷東西中心的吳燕和教授是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先驅,數十年來不斷往返美國及台灣,講學述作。

然而,在美國的台灣研究學者通常也得把台灣鑲嵌或潛藏於「中國」之下。尤其在中國崛起之後,市場的西瓜效應讓學界不得不大小眼。1960至1980年代,台灣是國際冷戰文化的受益者,台灣研究以「中國櫥窗」的方式出現,備受國際(尤其是美國)的矚目,那時候的留學生人數可觀,這些留學生對台灣有特殊的情感,迄今仍在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法國、德國、英國與美國等地持續推動台灣文學與文化。最著名的可能是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他是台灣女婿,妻子林麗春教授最近由Norte Dame又回到科羅拉多,他們翻譯很多台灣文學作品。特別是葛浩文與劉紹銘(Joseph Lau)合編的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系列中,選入了許多台灣文學作品,讓東亞系的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台灣文學。

隨著留學生人口逐漸移向中國,中國方面的著作不斷在歐美的主流出版市場上為頹廢的書報行銷局勢注入新生機。對比之下,台灣則呈現年輕遊學生日增,留在國外奮鬥的人越來越萎縮的狀態。

台灣研究已面臨人才、資源及推動機制上的困境。目前,如何加強跨國、跨領域的交流,透過台灣的影藝文化與學術補助(如留學生、國際合作),帶動更多亞美或非台灣出身的學者加入,是亟待努力的目標。

*本論文得以完成得感謝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陳淑容博士後研究員及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莊雅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