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2 年 8 月

『我的第一次』生活座談會
劉武鴻 報導

七月份生活座談會的主題是比較含糊的「我的第一次」,沒有指定是第一次什麼,主持人孫治雄先生也說,他沒有要求講員們談什麼特別的內容, 只出了這個「第一次」的題, 其他的由講員們各自發揮,各自答題。聽眾也是各有各的期待,都想知道一點別人的「第一次」。

沒開始講之前,孫先生說這是他第一次主持生活座談會,需要夫人姜明意女士的幫忙。他們第一次合作主持,太太介紹講員生平,先生幫講員操作電腦,放幻燈片。

第一位講員是李百仕先生,小提琴的高手,本來準備好一起跟夫人的鋼琴合奏一曲給大家欣賞的,但因為大廳舞台上有其他節目而作罷。李先生講他意外獲得名師指點小提琴演奏的經過。這件事情起因於他父母在飯桌上無意中跟朋友提起了兒子小提琴學成畢業的事,一段日子過後,他竟被邀請在一場台灣樂曲的音樂會上演奏蕭泰然教授的小提琴協奏曲。音樂會前,驚喜得到蕭教授的親臨指導,向他仔細交代曲中的抑揚頓挫和表達的要點。這份意外的榮幸,是他一次非常難忘的經驗。

講完這一段時,有位聽眾大概因為沒聽到他想知道的「第一次」,就問李先生什麼時候第一次牽到夫人的手,這時李夫人才補充說出他們的一段奇緣。李夫人就是今年五月台灣傳統週開幕時在台灣中心與李先生共同演出的鋼琴家鄭靜旻女士,目前是San Marcos加州州立大學的教授。她說他們小學三年級就一起在音樂班學習,後來他隨家移居美國,她則在台灣繼續學業到研究所,彼此雖失去聯絡,命運卻安排他們意外的在美國重逢。她沒說他們什麼時候第一次牽手,但今後有機會我們將請她來講這段戲劇性的因緣。

接下來講的是簡長明先生,講他早年的澳洲經驗。簡先生 2004 年舉家定居 San Diego 之前,事業曾專注在台灣與澳洲之間,包括代辦移民澳洲,舉辦遊學澳洲活動,還由澳洲引進賽車賽馬的設備和技術。他看上澳洲的原因是資源豐富、人口稀少、商機無限,雖是以前英國放逐罪犯的化外之地,現在卻是一個文化先進的大國。一件別人沒有過的經歷是,去澳洲買了四五十隻駿馬,顧一架波音747 運回台灣,再僱用了幾個澳洲牛仔,到台灣負責調教這些馬匹。當時台灣的生活水準還沒到賽車賽馬的高度,真不愧為是相當大膽的「第一次」嘗試。

第三位講員是劉美娥女士,講她參與慈濟慈善工作的心路歷程。她一直在慈濟當義工,沒有第一次第幾次之分,但這次在座談會則是她的第一次上台,緊張得要坐下來講,讓聽眾看不到她。她先回顧小時候在客家農村三合院的純樸生活 – 採花生、看星星、聽故事。四五十年過去了,取代這些回憶的是知足感恩、行善助人所帶來的福氣。參與不分國界的慈善工作,心中時時充滿喜樂之外,自己也接觸到一些受用不盡的人生觀,包括「自力更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吃飯八分飽,兩分助人」等等。劉女士也順便請大家看一段慈濟回收保特瓶改製成毛毯的短片,與台灣中心目前「車毯子送愛心」的益舉真是異曲同工。她講述童年生活的時候,念了一段客家童謠,天真無邪又親切,請大家想像欣賞「七姑星七姊妹,打開園門來摘菜,採一皮留一皮 ,留來朝早做生日」。

最後一位講員是陳真美女士,講她來美之後為了工作、為了家庭而努力的經過。大約十年前東方白完成了一部傳記「真美的百合」,描述很多陳女士童年成長過程中一些感人的故事,今天講的可以說是是那本書的續集概要。她 1976 年來美國之後,先在 Michigan 姐姐家適應美國的生活,當時就因為要照顧親人而開始上學攝取醫療知識。夫婿學成後搬到加州立業成家,相夫教子的同時,她還一直進修,研讀有關職業技能的課程,後來到牙醫診所就業十數年。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她還特地去專修老人照顧,志在取得長輩的歡心 。如今專注於有機農場的經營,推廣環保與綠化的觀念。

這次的生活座談會由黃邦雄楊芳蓮夫婦贊助,謝謝他們對座談會的支持。會後的點心是由曾惠貞女士和吳昭芳先生準備的,有素食鹹稀飯、水果和甜點,謝謝他們的辛勞。還要感謝田土嫂陳真美女士,每次都帶來了自家農場的有機蔬果來送給所有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