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
2010 年 8 月 | |
難得的人生經驗 生活座談會於七月十日下午二點在中心舉行,主持人是洪燦堂先生,主題是 「難得的人生經驗」,吸引了很多同鄉來參加。第一位講員是陳仁等先生,他談「巴西40年甘苦談」 陳先生開始就說一般人對巴西的印象不是很好,所以他先開始從歷史和政治背景介紹。巴西是西元1500年由探險家 Pedro A Cabral發現而成為葡萄牙殖民地,是南美州唯一說葡語的國家。三大出產品包括咖啡 (又稱黑金),香料與橡膠。 1822年爭取獨立,1889年成立共合國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屬總統制,議會分上下兩院,上議會是每州兩名不論人口比例,而人民選舉是義務而不是權利,在75歲前不去投票的話會受罰款。 一般來說官員貪污情形十分厲害,貧富分配不均,全國百之五的人口擁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財富。 礦產,農產品豐富,面積是美洲第三大,人口集中在沿海各區,于1960年將國都移遷內陸到 Brasilia,但因未築公路就先空運建材蓋大樓,結果大量浪費國庫資源,使得國債纍纍。 教育制度是小學四年,中學四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醫學院六年,公立學校免學費但不容易申請,像台灣一樣有入學考試。富家子弟可以上程度好的私立中學,結果公立大學多半是有錢人得到受益。早期有多數日本移民,發展成日本街,改良農產品,成立水果農業協會,但後來漸漸被台灣的移民取代。也曾有過猶太街,但近年來他們的市場多數被韓國人侵進。韓人大部分不置恆產,只購買運輸的車輛,作生意時大膽行事,如果事敗則潛逃回韓國。 一九五十,六十年代台灣經濟不景氣,國內生意難做, 人云「不欠不成店,欠了要倒店」而且在國民黨政府實施的「反攻大陸」政策下, 男的每年要結訓一個月,也影響行商。 當時在日本雜誌上看到介紹巴西的文章,說巴西是天堂,有各種各樣的好處, 因而于六十年開始申請, 但因父親去逝, 而弟妹尚未成家延至一九六七年, 還得將職業由從商改成農業技術師才能成行。 先是自已獨自前往,發現在巴西作買賣利潤好,可高達百分之三十、四十以上,例如賣了一個帶去的相機可以足夠半年的生活開銷。生意經裡有些是偷運日本走私貨,有些是提日本貨和中國貨沿門兜售等等,但都因為與性格不合而沒敢嚐試。最初開始時找到了一戶農家,幫他們收集雞蛋,可以有吃有住,也有機會學講葡語, 一段日子之後,聽到有家日本人開的小魚店要出售,月入一仟五,售價二仟,把店頂下來就開始做賣魚小生意,這行業相當辛苦,每天清晨兩點就得搭朋友的車去拿貨, 六點回到店裡後清理排貨,十分忙碌,半年下來體重輕了十公斤,不得不趕快把太太接來助陣。 她到的第二天就上場當魚店老板娘, 除了把價格用蔔文標明之外,所有的溝通只靠微笑與點頭,後來學會了說清理去頭和fillet幾個單字後,客人給的小費增加了不少。 做這行必需靠自己運輸貨,等到存夠錢就買一隻小貨車, 雖然不會開車,但只花了不到十元美金在鄉村買一張駕駛執照,到 San Paulo 再請代書換成當地的駕照。跟朋友學開車,最初只學會前進不會後退,每天上魚市辦貨,一直要等前後左右的車都離開了才敢發動車開回來。當時借了朋友的車庫停車,把他的車庫門撞壞幾次後才學會了倒車。後來買了冰櫃,可以保持魚的新鮮度,慢慢改成二天購貨一次。 接著與二位朋友合開成衣店,但因為外行經營不善虧本關店,並欠了十多萬美元的稅金,當時通貨漲很兇,一千元換成一元,日後也因這些稅金不值錢就不了了之。 後來改經營雜貨與小吃店,生意不錯但很忙,前後十多年時間,十分的辛苦,所以決定把店賣掉暫回台灣休息一段日子。 再次回到巴西後,就在自已住家後面成了加工廠,專門作原子筆桿的加飾物,產品銷路不錯,也維持了一段時日。後來在一家賣橡膠,海棉店觀學習了六個月,買下了店面繼續經營,直到來美國之前才脫手。 可惜因為時間關係,陳先生的精彩經驗故事只好告一段落,下次再另排時間請他繼續講完,希望同鄉密切注意節目預告。 第二位講員是吳東樾先生,題目是 「話當年談北投」。他說陳仁等先生在巴西有四十年,他在北投只有一年,不過也同樣的,北投給大家的印象也不是很好,他是一九七六年考上夜間部大學,白天在一家傢俱店上班,老板是學徒出身的木工,手藝不錯,專做塌塌米上用的小桌子,主要的對象是日本商人和遊客,跟日本人做生意必需在酒場上交易,通常需要導遊帶領客人到北投招待 (因為台北的消費額是四,五萬元而北投只要一萬元左右),在酒醉飯飽之後生意才能談成。招待吃飯且要有佐唱藝團助興,包括手風琴師,吉他手,鼓手和歌女,還有陪酒的小姐們,一搬稱酒女為「貓仔」,酒後難免作進一步色情交易,通常有「三七仔」拉線。日本人常稱這種到台灣來享樂的商團為「買春團」。可能是因為這樣子一般人對北投的印象不好。 當時台灣經濟起飛,吳東樾先生每週得翹課二,三次去應付日本來的商客上北投,他記得一家飯店叫「花月」,裝飾十分清雅,有日式塌塌米,經常去帶客人去,可以點菜叫酒,加了溫的紹興酒,價格要高些。台北到北投的計程車是二佰元,導遊們常用十人座小公車載客,傢俱商人通常和導遊訂個貨品的最底價碼,導遊可以自已靠本領磋商談價來賺取差額,後來也有些日商變了聰明自已直接和廠商洽交易。 陳水扁當台北市長時大力掃黃,北投的風月場所才漸漸沒落。 最後的講員是林隆治先生,題目是「摸錢,(管錢)經驗談」。 林先生是金融界出身,在台灣第一銀行上班四十年,最近退休後搬來 San Diego。 目前負責同鄉會的財務。 林先生說他管錢的本領沒有,倒是摸錢的經驗很多,幾十年來每天開錢櫃,排錢堆,數錢,算錢,但是只可以看可以摸就是不能放進口袋裡。 新聞上常聽到的 Money laundary 「洗錢」通常是犯罪團體在銀行開了很多的戶頭,把錢匯到國外,收款人是同一個,而匯出的戶頭卻是很多個。銀行為了要防止洗錢設立一些規定,譬如美國的銀行曾經規定一次領出五仟元以上須要辦登記的手續,在台灣領出五十萬新台幣以上時要申報到中央銀行,而且一年匯出國的金額不能超過二百萬。 銀行在四十年前業務很少,因為阿嬤有錢都塞在褲頭,不放銀行的。而且地下會莊非常流行,許多家庭工廠和商人利用標會籌款做生意,而有存錢的家庭則靠標會生利,後來錢的數目變大,會莊倒閉的新聞漸多,一般人才慢慢改到銀行存款,因為銀行風險少,也有保險,比較能高枕無憂,所以台灣的銀行業變得相當興隆。 不少聽眾在會後還繼續圍著講員提出問題,也都得到滿意的答覆。這次點心有劉美娥女士的蘿葡糕,郭玲華女士的 salsa 與 chips 還有各式各樣的新鮮水果盤(有的是自已果園採的)也有來自台灣的「山粉泥」,讓到場的同鄉不但聽得過癮而且吃得也過癮。謝謝賴正秋女士贊助,陳正茂夫婦整理場地。還有黃獻麟和曾俊隆兩位醫師負責錄影和拍照,如果這裡漏落了其他贊助人的名字,敬請原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