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09 年 8 月

七月份讀書會報告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
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 著
允晨文化 2004年出版
好兒(Howard)整理報告

作者簡介

高格孚 Stephane Corcuff。法國人,1971年生。1994 – 1999 年於台灣學習中文、工作與研究,曾任職: 法國在台協會政治分析員、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研究員、法國在台協會新聞組長。2000年獲得法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政治學博士。研究專長:認同政治、臺海關係。

作者是一位曾經在台灣住過五年以上的法國人,他以台灣的外省人國家認同的轉變作為研究的主題,撰寫他在巴黎政治研究所的博士論文。這本書正是他厚達821頁的法文博士論文的精華部份中文摘要與改寫。

申論國家認同的動機

1991年(在巴黎):李登輝總統已就職三年(台灣人、國民黨主席) ,預見台灣將來不可能繼
續走同一條路、定會發生很多的改變。

1990年代中(在台) :
1. 目睹日本對釣魚台主權宣告的民眾抗議事件,想探究兩岸三地對此事件的聲明是否為共識?是否表示台、中政治立場對立勾消?
2. 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遭美砲轟, 有台灣民眾投蛋抗議;是否表示台灣人的中國意識復甦,支持被西方人壓抑的中國?

示威者想法、省籍背景:他們真的是台灣人嗎? 什麼是台灣人?示威者以身為中國人
為榮,他們與台灣本土居民在各方面有很大的鴻溝。

政治生態學(Political Ecology)研究

本書是分析外省人口跟他的政治環境之多面性關係,有三方面。
1. 外省人體驗過的政治社會化(以下為編者加註的定義)
· 政治學者伊斯頓(D.Easton):「個人獲取政治的取向與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
·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s a concept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by whic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cquire political cogniti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Davidson, 2009, p. 20)

2. 外省人的政治環境變化(本土化現象與解嚴後的政治改變)

3. 外省人對其政治生態環境的感情、國家認同的形成、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及同其他族群分化的界線

本書的目的
˙ 解釋外省人緣起與發展的政治意義
˙ 了解外省人思想邏輯與國家認同形成的多元化情感
˙ 不是為了探討「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而是「外省人認同什麼國家」

˙ 不單只了解what is 外省人,而是想了解what makes 外省人
˙ 外省人到底認同什麼?外省人認同的國家到底是什麼樣?

時空背景
· 研究的時間範圍:1988-1997年 
· 李登輝總統主政時期(三民主義的消逝、凍省、修憲、政治紀念活動的改變、教科書的修訂)
· 李登輝的國家認同 (兩國論、新台灣人)
· 以李登輝執政末期的台灣社會來描述解嚴十年後,外省人的國家認同危機、適應以及多元化的現象

第一章摘要 歷史、政治背景與情況
本章討論外省人作為一個新的族群類屬在台灣社會中形成的歷史過程,以及台灣的研究者、藝文界(電影、小說),如何由不同的角度呈現外省人的面貌。

外省人的出現
· 定義:1945年10月至1955年2月的渡台遷台者,且來自不同省份,不同語言的族群總稱
· 名稱出現:1945年前多稱大陸人(相對於台灣人/本島人) 。陳儀政府時期,1945年後開始稱外省人(有排他性作用的稱呼) 。
外省人的人口數
實際人口數:不明
· 1944~1946年未實施戶口普查
· 1946年11、12月戶口清查不完全
· 來台軍人不納入戶口統計、資料至今未公開
· 與來台軍人通婚配偶戶籍歸為「外省人」

台灣社會大眾對外省人的看法
· 外省人是一個共同體(反駁:來自不同省籍,有不同口音)
· 外省人必定是支持統一( 反駁:民進黨的創黨元老 費希平)

藝文界對外省人的看法

1. 1980年代電影
· 香蕉天堂:探討無法落葉歸根的大陸士兵在精神失控下的犯罪原因
· 紅柿子:外省人想要歸根大陸,卻在台灣尋回失散的家人後在台灣扎根
· 小畢的故事老莫的第二個春天:以詼諧手法探討外省人和本省人生下的小孩衍生的生活問題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街頭青少年衝突引發原籍問題

2. 梅汀衍的現代藝術作品
例子:藝術作品「民權主義」,以國父思想兩頁摺出無法起飛的飛機。
透過藝術創作反對威權體制,另一方面顯示1990年代外省人不情願地開始承認他們是認同台灣的外省人。

3. 台灣文學
· 白先勇
小說「台北人」

˙ 文字間顯示外省人精神上的痛苦:
「無論在大陸時曾應是豪華顯赫的將士名門,或是在十里洋場中受眾人仰慕的大牌歌星,都仍活在過去的歲月中。」
˙ 顯示外省人逃避現實,只和自己圈內人交往,活在回憶中,而不願和台灣本土有任何進一步的交流,由此可以知道眷村內族群為何和台灣的隔絕如此之深,
另外一種是「那些來到台灣後,在台北戰戰兢兢努力討生活的市井小民,則不像其他那兩類人,有這份閒情逸致去緬懷昔日,他們只想好好地在台灣存活下去。」
˙ 對台籍人士的描寫大多是負面人物,也痛心下一代的外省子孫沒有承繼上一代的價值觀

· 龍應台

˙ 矛盾的龍應台:她的書寫展現出第二代外省人國家認同的多元化情結,一方面對不被歸為台灣人而生氣,另一方面又不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 一方面抨擊李登輝總統和他的身為台灣的悲哀言論,另外又說「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總統」,但問題是她卻沒說自己是否是她所說的人民

· 朱天心/苦苓
探討他們在台灣生長的過程,以及將來獨立性的可能,提出台灣為外省人的共同故鄉論調

本書特別提到「新台灣人」這個稱呼一開始提出的目的是形容在台扎根的外省人(源自
東方白「芋仔番薯」, 1994 ),後來選舉時被李登輝與宋楚瑜用來形容全體台灣人

外省人研究的學術發表

相關研究
˙ 1960年李棟明-外省人口分析調查
˙ 1988年胡台麗-老兵自救的文章
˙ 1991年林忠正-分析省籍與高階政治權力分發的問題
˙ 1992年成立外省人獨立協進會
˙ 1993年許極燉-外省人的認同意識
˙ 1995年蔡金宣-因外省人權力特權,而出書反對政治改革台灣化「外省人特權份子的最後掙扎」
˙ 1995年馬以工-探討省籍問題的元凶
˙ 1995年田欣-以外省人的身分出書贊同台獨

論文發表

1. 鄭凱中 - 台生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與族群想像
2. 李廣均 - Anatomy of an Identity Dilemma.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inlanders form Sojourners to Settler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提出外省人在台灣與中國慢慢變成兩個對立的國家,而產生深刻的國家認同危機

· 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性(外省人在台灣與中國民族主義之間國家認同左右為難)
· 個人原素(外省受訪者回答問題會因個人原素不同而改變)
· 第三為社會性的變化(聲明認同常會是狀況性的即興,會因地方、時間、談話對象而不同)

藉此三個理論,李廣均解釋外省人的國家認同危機並不是來自心理不適應,而是因為政治架構改變而產生,並且外省人的國家認同都是多元化的,認為認同是自覺的運動

但是高格孚認為大多數的人表明認同的同時還是處於不自覺,外省人的認同會隨著認同生態(政治的意識形態、教科書內容、憲法、政治人神話)而轉變,而這個過程稱為台灣化的過程,或是創造/再創造台灣的過程。

第二章摘要 本土化:外省人國家座標的大幅改變

本章明確的指出外省人在國家認同上困境,主要是源自於1980年代末期,台灣開始經歷本土化的轉折,對於外省人國家認同的衝擊。

本土化範圍

1. 政治人物、軍人與行政人員的族群交替

2. 政治象徵的變化︰國歌、憲法、國家領土分界的定義、政治紀念活動、鈔票等都有政治象徵功能

3. 政治機構︰從「秋海棠」到台澎金馬︰全民直選總統,過去是由代表全中國的老國代投票,現下由台灣全體民眾來投票

4. 有關台灣認同與兩岸關係的官方言論
· 中國不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
· 台灣事實上是個具有主權的政治實體
· 民主的台灣才會有國際的同情
· 總統由台灣住民選出就很難獨自決定與北京談判或妥協,因為在中國的壓力下,全民選出的總統一定要支持政府的主權 (編註︰此點在現在馬政府下是否成立,直得與原作者討論)

5. 政治社會化︰舉例:1997「認識台灣」新教科書的公佈
反對者的聲浪︰「親日、反華、捧李」(李慶華) 、「一部肯定日本殖民的教科書」(王曉波) 、「充滿『我不是中國人』的色彩」(蔣永敬)

6. 語言政策與社會語言自然的變化:外省人開始使用河洛語/政治人物,不論本省外省,都使用台語發音(外省人多元的國家認同)

7. 在社會中,台灣各地本土文化的復甦

8. 若干台灣電影與電視節目的本土化色彩

本土化的政治利害關係

· 外省人有顯露恐懼本土化的人內在徬徨失望的心理
例︰又見龍應台:2003年7月《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五十年家國〉

· 反本土化者的轉圜餘地:不接受本土化的外省人面對本土化潮流的選擇︰加強、不涉入、趨緩、停滯、倒退。不接受本土化者在台灣正處於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矛盾裡。反對本土化的力量只能使本土化潮流趨緩,但很難讓它停滯 (編註︰此點在現在馬政府下是否成立,也直得與原作者討論)


第三章 外省人與國家認同:一個 178 個變數的問卷調查表

對於外省人認同困境上的兩難的狀況,作者透過一份自行設計、訪談的問卷調查表,進行深入的描述與資料分析。發出948份問卷回收,可用問卷286份 (30.17%回收率) 。
問卷調查表的介紹
問卷中五個思考面向
1. 外省人在台灣社會中如何調整其認同定位
2. 外省人感受到國家認同轉變的敏銳度及其
國家忠誠度
3. 外省人對將來統一可能性的信心
4. 多種類的政治議題
5. 對挫折感的反應與忍受的標準

問卷分析摘要
從問卷中我們可以發現外省人的身分認同會隨著出生地點,還有年齡層的高低有所改變。例如︰在台灣出生且年齡層越低者,對台灣的認同感高;相反的在大陸出生,且年齡層較高者,對台灣認同感低。

國家認同轉變及兩岸統一

1.1. 外省人對於兩岸統一的看法
:中華民國政府應當絕對堅持兩岸統一的政策?
:第一代78.3%;第二代47.7%;第三代34.7%

:台灣應當和大陸統一的原因為何?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72%);台灣太小,經濟無法獨立發展(62%);為了中國在世界上揚眉吐氣(51.4%)

1.2. 外省人如何評價國家認同的轉變
:國家認同的問題是否受到政界人士操作?
75%贊成; 11.5%反對

:和政治事件或人物有關的慶典,如七七事變等已不若以前受政府重視,這是國民黨內部主/非主流派鬥爭結果,或是歷史事件的必經過程?
64%認為是歷史洪流下的必經過程

1.3. 外省人對於將來統一可能性的信心
:統一難度是否必隨時間流逝而提高?
52.4%贊成;35.7%感到時間的困境

:台灣獨立可能發生嗎?
54.2%是;29%否

:政府是否應該加快三通的腳步?
72.7%贊成

:政府應不應該妥協以促成統一?
60.5%反對

1.4. 國家忠誠問題
:1995年起中共屢次對台進行軍事演習,此舉是對台灣構成威脅且不可理喻,或是構成威脅但可以理解?
:62%認為構成威脅但可以理解

:若因台灣宣布獨立或有證據顯示政府正暗中進行獨立,因此引起中共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此舉是侵略;消滅叛逆及侵略;消滅叛逆及解救?
:39.1%侵略;39.8%消滅叛逆及侵略(作者認為選擇此項者是矛盾的);12.2%消滅叛逆及解救。值得注意的是1967 – 1981 年在台出生的外省人有63%選侵略。

第四章:外省人的認同之旅

外省人的「台灣趨向性」
— 是一個不能避免的歷史性現象
— 沒有因為他們的國家認同危機感而產生倒退,反而更為強化此一趨向性

外省人的適應
· 一方面處於轉變所帶來的難受時刻,另一方面也逐漸適應了台灣的新面貌
例子(問卷調查):

§ 大部分外省人接受了每一波的修憲
§ 兩岸統一是優先選項,但是仍可置於經濟發展、掃黑等選項之末尾

· 適應的現象是持續進行但非快速變動的進行著,並呈現出世代差異的現象

適應的六大原因
1. 反擊(指以暴力的非民主模式,試圖改變現狀)的無能力性
· 外省人年紀過大、個人力量微薄
· 投票給統派政黨,但當時的新黨已經趨于泡沫化
2. 缺乏擊敗李登輝能力的反對人物
3. 反擊與忍受的因素同時並存
4. 李登輝的政策推行
· 採取循序漸進的模式推行政策,而非一次到位;
· 由最具正當性並符合台灣民眾期待、而外省人不容易反對的改革開始(1991年「萬年國會」的退職和改選)
· 把最不易推行的改革放在權力達巔峰時推展改革機器,反對力量式微(修憲工程、1996年凍省)
· 最後提出衝擊較大的兩岸關係的辯論(1999年的兩國論)
5. 部分外省人對歷史過程的現實主義
· 部分外省人清楚意識到政治變化的歷史性本質
· 基於心理情感,「不接受,但承認」之態度的外省人的存在
6. 中國對台灣的態度
對於中共武力恫嚇台灣的反感 63%外省第三代(1967-1981出生)認為,中共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台獨),是一種「侵略」行為

結論摘要

· 外省人的「台灣趨向性」的趨勢不容否定
· 外省人台灣化的現象被政治事務干擾、受政治人物所利用
· 對於「統一派」論點質疑:手足說&經濟利益說
· 在台外省人面對不自在時的選擇:exit/voice/loyalty
· 外省人認同危機的來源與解決方式

手足說 & 經濟利益說

手足說︰兄弟不分家-親情牽絆在道統中國文化價值體系中的重要性
· 作者認為︰「分住」與「斷絕關係」是兩回事;兩岸擁有部分共通的歷史,依然可以享有獨立的身分,同時擁有密切合作的空間
· 「手足」的比喻在解釋期待兩岸統一的面向上有其情感效用,但在政治分析工作上,是一個缺乏科學性的工具。

經濟利益說︰兩岸的統一對雙方的經濟是有利的
· 作者不反對,但經濟利益與兩岸統一沒有邏輯上的必然性
· 經貿合作的條件是和平共存的關係,而未必需要統一的政治實體(統一非經濟合作的前提要件)

在台外省人面對不自在時的選擇
· exit(出走:不面對):移民到第三國或回到中國大陸
· voice(表達:抗議):留在台灣反對台灣本土化的政策(人數最多:包含直接表達不滿與沉默忍受的人)
· loyalty(忠誠:支持):表示自己接受台灣本土化的歷史本質   

外省人認同危機的來源與解決方式
來源:
· 感性與理性的衝突(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邏輯錯亂的思考)
· 政治利害關係與高度動員給人民的壓力
· 媒體的報導

解決方式:
· 舒緩政治對其所帶來的壓力
· 不要擔心台灣現今所走的本土化路線
· 認識台灣的美麗,感受到台灣的風和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