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02 年 8 月

臺灣再生《臺灣擱出世》 - 臺灣傳統週過後
為『臺灣文化重建運動』催生
翰聲

二十世紀末的三月,臺灣人民在中國脅迫下以自由意志投票,將盤据臺灣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化、媒體等各界五十年的國民黨請下台。這個和平的政治轉移是令人驕傲的。但二年來,臺灣社會顯現的亂象,的確令人憂心。考究原因得知政權和平轉移,但舊勢力依舊,政務官走了,絕大多數的事務官仍然用傳統思維行事。五十年來「吾黨所宗」的教育仍然影響著各階層。遽然消失的政治權有人悲憤,有人抗拒。幸而二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新政權亦未曾如舊的權利用情治機關消滅政敵,反對黨派也慢慢接受,新政權是一個不可抗拒的客觀事實。

政黨執政輪替,對臺灣猶如是要破繭而出的第一步,臺灣還要掙扎才能破繭而出,自由翱翔。但是五十年來的束縛與扭曲人格的教育,臺灣人迷惘而不自知。不知是太善良影響思考,還是偷懶不願思考。整個社會所呈現的亂象是『感官性的直射反應』,而非『理性的沉著應變』。一年來筆者一直思索著臺灣需要一個徹底的反省,也曾向幾位關心臺灣的朋友提出臺灣需要一次全面性的文化革新的建設的建言。

十四世紀在歐洲,現代的意大利,發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將「神本的社會」喚醒為「人本的社會」,它是希臘的而非希伯萊的,因而促發現代民主國家的形成。歐洲脫出了「神」的繭,臺灣的繭呢?臺灣的繭就是全世界華人的繭,一個像枷鎖般無形的道統的繭、一個言行不一又虛偽無義的繭、一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繭、一個不愛生養自己的土地,但愛猶如夢境裡虛無飄渺的中原的繭。但是破繭而出的臺灣要飛向何處的問題?卻不斷地困擾著我。一直到參加今年『聖地牙哥台美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臺灣傳統週』後,一切才豁然頓解。

『聖地牙哥台美基金會』的『文化歷史委員會』每季主辦一個有關臺灣的歷史、文學、語言與科學的演講會,每次演講的主題皆能擴大參與者思考領域的深度。『臺灣中心文化圖書館』的『讀書會』,五年多來每月一書,也是令人受益良多,對一個知識的喜好者,每本書的簡報更如美食中的精品。每年一次的臺灣傳統週為時十天,更像臺灣文化櫥窗,其所表現的真、善、美,令人以生為一個臺灣人為傲。而今年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系列」的主題,竟提供解答我一年來的問題:原住民的未來的目標是什麼?原住民熱愛「運載生養的土地」,尊重「滋養生命的自然」正是「臺灣再生」、「臺灣擱出世」的「臺灣文化復興」之根基。

臺灣是一個天災頻繁的海島,須要長程的國家建設計劃。政治人物及媒體不應再把資源浪費在無謂的政爭,應該把精力及資源放在如何建設一個完美的社會。「臺灣已經站起來了,臺灣人已經發言了!」。臺灣原住民,根據加州大學戴蒙教授考據,是太平洋島嶼(包括夏威夷)居民的始祖。臺灣原住民應該站起來,聯合太平洋諸島原住民,組織「太平洋原住民聯盟」,推動敬畏自然的綠色精神,為保護已受傷的地球努力。臺灣雖小,但東岸面對地球第一大洋,西岸面對人口第一大國,在人道立場上,臺灣是有很多的事可做,臺灣不必是誰的附庸!但是要當家做主就得脫胎換骨,改造自己!

所以筆者要呼籲一個全民參與的『文化重建運動』,其目的就是要臺灣人的人格的重建。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有什麼樣的國家,成就一個偉大的國家就需要有偉大的人民。一個偉大的人格,就必要有「盡己之心、推已及人」的原儒「忠、恕」素養;應有原住民「熱愛生養我們的土地」、「敬畏自然」的綠色精神;要培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扶」的達觀知命心胸;學習美歐的「民主、法治」精神;更應吸收東瀛的「敬業」精神。臺灣承繼各族裔的文化遺產,不應任其消逝,能綜合各族裔的文化教養,臺灣終將成為偉大的民族的家鄉!

『臺灣文化重建運動』的時候到了。

【原載聖地牙哥臺美基金會 YAM 季刊第四卷第二期夏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