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
2011 年 7 月 | |
健康講座 -- 陳友珍教授 (Harold
Chen, MD) 於六月四日星期六下午二時在聖地牙哥台灣中心舉行 Down syndrome (唐氏症侯群) 是目前造成智能缺陷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少數嬰兒能存活的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疾病。每800個存活的出生嬰兒就會有一個唐氏症。陳教授和大家分享唐氏症的臨床特徵、畸形、染色體分析、遺傳輔導,產前檢查和最近有關唐氏症的最新發展。 陳友珍教授出生於台灣宜蘭市,1960年台大醫學院畢業。陳教授目前是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in Shreveport, LA 的小兒科/婦產科/病理科教授,也是遺傳實驗中心的主任。陳教授是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的 fellow。【Atlas of Genetic Diagnosis and Counseling】是陳教授四十餘年的臨床經驗寫成的教科書。 1866年,英國醫生約翰•朗頓•唐 (Down)在學會首次發表了這一病症。它最早叫蒙古症或者蒙古痴呆症,因為唐醫生發現他的病人的面部比正常人較寬,眼睛小而上挑,看起來與蒙古人種有類同之處。在現今醫學界認為這種叫法不尊重,也無醫學實際意義,而不再普遍使用。1959年,法國遺傳學家傑羅姆•勒瓊(Jerome LeJeune)發現唐氏症候群是由人體的第21對染色體的三體變異造成的現象。這也是人類首次發現的染色體缺陷造成的疾病。 1965年,WHO將這一病症正式定名為「唐氏症候群」。以下特徵並非全部出現在患者身上,根據個人差異,也有身體特徵上不明顯的例子。身材矮小,肌肉緊張度低下,體力低下,頸椎脆弱。頭部長度較常人短,面部起伏較小,鼻子,眼睛之間的部分較低,眼角上挑,深雙眼皮。耳朵上方朝內側彎曲,耳朵整體看上去呈圓形而且位置較低。舌頭比較大。脖子粗壯。手比較寬,手指較短,拇指和食指之間間隔較遠,小指缺少一個關節,向內彎曲。手掌的橫向紋路只有一條(即掌相中的斷掌──感情線與頭腦線二合為一),指紋為弓狀。腳趾第一趾與第二趾之間間隔也比較大。 唐氏症候群患病機率高低與人種,生活水準等沒有直接聯繫,估計每800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患有唐氏症候群,使之成為最常見的染色體變異。高齡初產婦會加劇嬰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在20到24歲之間,患病率為1/1250,到35歲為1/400, 到40歲為1/106,到45歲為1/30, 49歲為1/11。原因是隨著產婦年齡的增加卵子形成過程中會引起染色體不分離現象的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大約80%的症候群患嬰是35歲以下產婦所生。這與35歲以下婦女妊娠比例較高有關係。 患病的潛在高風險家庭通常會被提議進行遺傳學諮詢和遺傳測試例如「羊水診斷」等。 唐氏症候群基本上分為三種類型:標準型第21對染色體三體變異(Trisomy 21):又稱廿一三體症,第21對染色體多出一個,細胞中有四十七個染色體,占唐氏症候群患者的90-95%, 染色體移位型(Translocation):佔全體比例的5-6%, 嵌合體型(Mosaicism):佔全體比例的1-3%。 在妊娠11∼13+6周,ultrasound 測量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是篩查唐氏症候群等染色體異常的敏感指標。62%∼80%的先天愚型胎兒可表現出nuchal trancelucency增厚(大於3mm)。這是產前超音波指標之一. 在妊娠14∼16周左右,對羊水進行染色體檢查可以明確判明患病與否。這種檢查在一般的婦產科醫院就能進行。其他在第一個三月 (first trimester) 妊孕期間, 由胎兒醫學專家取CVS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新型無創唐氏症候群產前檢測(又稱新一代測序技術的非侵入性產前21三體症候群檢測)是利用新一代深度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血漿中提取遊離的DNA片段(來自母體和胎兒的DNA片段)進行高通量測序 (tandem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equencing on chromosome 21, using high-fidelity PCR and cycling temperatur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比起傳統的穿刺羊水檢查更加 安全 ,高效,準確,簡單。現尚待臨床應用確定。 出生前檢查現在受到廣泛的爭議。通常從醫學角度上講「針對35歲以上高齡妊婦的出生前檢查能高比例的發現病症」,但是這樣行為構成對唐氏症候群患者的歧視,以及人權倫理上的問題,所以受到患者以及人權組織等強烈的反對。但是另一方面,一個家庭內如果有兩個患者會構成極大的負擔,一般為了防止第二胎同樣患病父母通常都會進行出生前檢查。在不強烈反對墮胎的社會,會出現另一種爭議:大規模推廣高齡產婦的檢查後,唐氏症候群新生兒數量只有稍微減少,因為有許多低年齡的產婦並沒有被提醒要做檢查;因此對於各年齡的產婦都應該提醒有生出唐氏症候群嬰兒的風險。其實現在全部孕婦都有產前母親血清篩查serum screening。更詳細的篩查方法及圖表,陳教授亦映放解說。 陳教授並提到唐氏症加achondroplasia (侏儒症) 及 trismus pseudocamptodactyly 的病例。 尤其是他曾報告a type of lethal multiple pterygium syndrome,後人以陳教授之名,稱該病症為Chen Syndrome,引以為榮。他所寫的教科書Atlas of Genetic Diagnosis and Counseling。當場贈送一本給台灣中心,由主任歐春美女士代表接收。 之後, 不少同鄉發問尤其是產前檢查。在場的莊明哲教授順便提到五十多年前在台大作染色體研究時因設備較簡陋,化學用品較缺乏遇到的種種困難。同期的蔡東京醫師認為我們有這世界級的權威學者為榮。 陳教授將於七月三日星期曰上午十時,在San Diego UCSD 美西夏令會健康與醫學講座,以"Conjoined twins: a fascinating story" 講題演講,歡迎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