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04 年 7 月

還我本來面目 ─ 佛陀的成道及教化
翰聲

導言

首先要先解釋今天要報告的題目。

今天有這個機會在聖地牙哥臺灣中心的文化圖書館讀書會向大家報告,要感謝鄭博士德昌兄的邀請。鄭博士要介紹Arthur F. Wright著的”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以及Herman Hesse 著的”Siddhartha”所以他請我來用一小時的時間介紹佛教。﹝註:因德昌兄臨時有事出城,講者講了兩個小時﹞因為這是一個既大又複雜的主題,所以當初我在電話中就用英文定了題目說我就來報告”The Essence of Buddha’s Teaching”─佛陀教化的精義。我沒有用華文而用英文是因為“佛教”自漢朝末傳入經過千餘年,“佛教”兩個字已失去原意。後來德昌兄公佈這次活動的主題就用了『釋迦牟尼的成道及佛陀的教誨』。這樣也同時包括了德昌兄要介紹的一本書。

『佛』是個外來語的簡稱,全詞是『佛陀』原是梵文Buddha的古譯音。其本意是『自覺覺他的悟道者』。『佛』這個字已經成為華語的一部份,已成為一個通稱,也成為一個集合名詞。本文用『佛陀』而不用簡稱的『佛』字,主要的目的是因為要強調今天我們要研究了解的對象是歷史上肉身證道為世人尊稱為『釋迦牟尼佛』的釋達多太子。

壹、『還我本來面目』為何?
為何要在主題『佛陀的成道及教化』上再加上『還我本來面目』?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要點出佛陀成道及教化的焦點─所有的生命都本自具有清淨光明的佛性不待外求,只因為眾生的貪婪、愚昧、及癡情把那完美無缺的自性給掩蓋住了。佛陀成道及教化四十九年所講的就是這個。第二個原因是佛陀所傳的法,﹝『法』字用我們的平常話講就是道理或真理。事實上『法』字也是個外來語,原是梵文Dharma的古譯借用字,它的原意為『所有一切有形及無形的事或物,包括所有的思想、觀念、念頭等等』﹞,經過將近二千六百年的傳承,受到不同地理國情文化的影響,尤其在中國傳承千餘年,受到帝王專制政權的利用與影響,佛法被扭曲而失去了本來的面目。希望用今天這一個小時的時間把佛陀所傳的法,做個非常簡明的介紹。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本人才疏學淺做這種不自量力的工作,希望不要鬧笑話才好,請大家包涵。因為這個會是讀書會主辦的活動,所以所講的內容也比較學術性,但也不離佛法本意。

貳、佛陀教化的演化
嚴格來說,佛陀的教化﹝以下簡稱佛教﹞並不能稱為是一個宗教。因為“佛教”並沒有一般宗教的排他性,相反的祂尊重各個宗教。佛陀的教化也不獨尊一神,更沒有救世主的說法,佛陀更不准弟子造祂的像來摩拜。非常反諷的是舉世最大的教主肖像居然是佛像。“佛教”有極為豐富的超哲學理論,又有一套極其完備成佛的實踐方法。其實說佛陀的教化是超越宗教也不為過,譬如講超越智慧﹝梵語般若﹞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或簡稱金剛經﹞就很明白的指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裡所指的賢聖,就是各個宗教的教法。『金剛經』這部教典講超越智慧和宗教無關,有興趣追求人類最高智慧、泯除偏見的人都應該拿來好好研究實踐。將梵文版『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翻譯為英文版的英國學者Edward Conz在其序中更推崇『金剛經』為人類最高智慧的書籍,不可不讀。圓融是佛陀的教化的特色,所以能廣佈各種不同的文化,但是因為圓融不具排他性反倒成了佈化的致命傷。佛法的包容性即是佛法本身的致命傷,在華夏,道教為吸引信徒在道觀供奉佛像,佛寺廟也不反對,結果弄得佛道不分,佛道莫辨。重智慧的『自利利他、自覺覺人』的教化在一些民間宗教道士以訛傳訛的盜法下,反倒變成為求福求壽的『祈福教』。在印度發展晚期,因印度教的影響,發展為密宗,而有一些宗派過度講求方便,曲解修行所得之法樂,形成追求感官逸樂的教派,完完全全徹底喪失佛陀的教化的精神。台灣目前也有學者推廣這類的末流,異常可悲。所以知史是很重要的。『知史』是明辨是非重要的一步,固然很多歷史的記載也不盡可信。

因為印度這個民族不重視歷史,加上中亞細亞的國家千餘年來為其他排外宗教的統治,有關佛陀教化的史蹟經典被毀滅殆盡,所以要完全了解有關佛陀教化在印度以及中亞洲的發展,幾乎是不可能。僅可能從梵文、巴利文經典或華譯或藏譯的經典來研究。事實上,從前後歷經近乎千年的華譯佛教經論歷史中,幾乎可找到印度佛教發展的歷史。

至於中亞的佛教傳佈歷史,遙想建於公元二至五世紀間,千餘年來座落於阿富汗巴米揚175 尺高依山石而雕的佛像﹝2001年3 月9 日為神學士激進回教派所毀﹞,人類居然沒有絲毫的紀錄,是屬人類文明發展的悲劇:是誰的創意要在那石山雕出那巨大石立佛像?又是那些雕藝師合作雕出?當時來來往往的過旅又何在?當時的社會經濟人文活動又如何?從巨大的佛像可知位於中亞的阿富汗曾是佛教文化的重鎮,但曾幾何時,阿富汗歷經幾次戰爭現今已成廢墟。人類的文明就這樣的生生滅滅循環不已。『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點滴不差。

佛陀教化傳入華夏,歷經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的發展期,所以華夏的佛法的發展有很明顯的顯教特色。而佛法傳入西藏較晚期,那時印度正是密教發展期,因此西藏的佛法充滿密教的色彩。所以華藏佛教極其不同。事實上佛陀教化的演化歷史是一個研究寶庫,基本上可以大分為二做深入的研究:一者人文歷史、二者教理發展史。而最重要的其實是要能認識體證佛陀所證悟的─我們本自具有的佛性,這才能根本解決人生煩惱的問題。

參、佛陀出生前的印度社會
要深入了解佛陀佈化本懷,原始經典是不可缺的,個人也覺得若能對佛陀當時的印度的人文、社會、風俗等有基本上的認識一定有相當的幫助。佛陀的祖先來自中亞的雅利安民族﹝Aryan﹞。這個民族天性喜好冥思,充滿神秘的色彩。再加上定居於印度河流域,氣候炎熱,更喜好沉思靜坐的天性。甚至到今日仍然未改變。聽我的老師說現代印度境內仍然很容易見到印度人,甚至於婦孺盤腿坐在樹下靜坐。所以從禪觀證悟的佛法發展於印度也是一件應然的事。

要說印度是世界宗教的發源地,應該沒有什麼可爭議的。大約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六百年之間,印度就有極完備的宗教經典─四吠陀經。基本上四吠陀經是婆羅門教的經典。有如此一說:雅利安民族遷入定居於印度,為方便統治當地土著,而創『四姓制』的世襲種姓制度,被征服的當地人永遠被列為最低等的人,子子孫孫永不得改變。而佛陀就是要破祂老祖宗的劣習,說佛陀是人類世界第一個社會革命家也不為過。四吠陀經除了記載婆羅門教的讚頌、祭禮、攘災等宗教事務以外,其內也詳細說明世襲種姓制度。四吠陀經的最後附記有『阿蘭若迦』﹝Aranyakahs﹞它的譯意是『寂靜處』,也就是在說明修道者如何在森林無人幽靜的地方靜讀思慮。後來的人稱此書為『森林之書』﹝Forest Book﹞。『森林之書』就是印度禪的源泉。古印度經過『吠陀時代』,再經過『敘事詩時代』才進入『奧義書』時代。

『奧義書』﹝Upanishads﹞乃是一本經年累月由眾多學者以思辯方式說明『森林之書』的書籍。Upanishads 原意是坐在導師腳下。就是學生們在森林中環繞著老師,坐在老師腳下接受指導。婆羅門教在發展為專尊多神中的一神的印度教之前是多神論的。經過這個『奧義書』時期,古印度人的哲學思想更加發達起來,各種學派也如雨後的春筍,孳生不已。事實上,古印度哲學和希臘哲學的關係也是很有趣的探討項目。耶穌有七年的時間因為沒有紀錄,不知所向,有一說是到東方﹝印度或中亞﹞去學道。以印度宗教哲學在耶穌出世前千餘年就很發達以及當時中亞一帶宗教的盛況的情形看來,這種可能性是很高的。

佛陀在世的時代,印度婆羅門教有幾個比較熱門的教派,如聲聞派重視儀式,吠陀派重視精神的提昇,因明論派重視論理邏輯,勝論派重視實相即希臘哲學的本體論,數論派重視緣起,瑜珈論派重視實踐。佛陀對這些教派的理論都做一些批判和修正,因此多少有一些吸收。佛陀在這些教派中創立以『緣起性空』﹝異於數論派的緣起﹞為基礎的佛法,能夠擊敗各各婆羅門教派,成為一支獨秀、倡導『眾生平等』大異於婆羅門教的佛法,有賴於其極嚴謹圓融的教法。

佛陀體證的『緣起性空』對當時即已盛行的外道的宇宙人生理論也有相當的衝擊。當時對宇宙世界有三種理論解釋,這三個立論和日後發展出的論說也毫不遜色:
一、 宿命論:就是決定論的世界觀,這種理論認為一切前生所定,非人力所能改變。很多人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宿命論者,其實是不對的。有人信佛信到變為宿命論,也是益常可悲。佛陀若是宿命論者就沒有成佛這麼一回事。
二、 神意論:認為宇宙一切依神的意志而存在,這是一神教的特性。
三、 偶然論:認為宇宙一切是偶然發生的結果,也是所謂的機械的世界觀,這種說法類似近代的唯物論。
佛陀為破這三種思想而說『緣起性空』論。主要就是要破婆羅門教的神秘主義。『緣起性空』論是佛陀教化最大的特質,也外道最畏懼的道理。『緣起性空』論最基本的理論是基於『十二因緣論』。一位高僧師父私下告訴我 (約一九七一、二年間),台北市的善導寺是蔣家兵敗退到台灣時,由大陸避台的高僧所掛單避難的寺廟。蔣宋美齡曾下令不准這些高僧們講授『十二因緣論』。不講『十二因緣論』就沒有佛教可言。就像基督教不講『創世紀』。『十二因緣論』就是對治『創世紀』的。身為因鬻聖經而致富的宋家的子女,蔣宋美齡有這種行為動機是可了解的。說這些的主要目的是要強調讓大家了解『十二因緣論』及『緣起性空』論的重要性。『十二因緣論』講眾生如何產生,另有一部經『楞嚴經』則講宇宙萬物如何產生。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

肆、從出家到成道
佛陀名悉達多﹝Siddhartha Gautama﹞,生於西元前五百六十四年中印度迦毗羅城﹝Kapilavast﹞釋迦族的王太子。父親是淨飯王﹝Suddhodana-Raja﹞。母親是摩耶夫人﹝Mayadevi﹞,生太子一週之後就不幸去世。佛陀幼年是由姨母﹝Mahaprajapati﹞照顧養育長大。成年後娶善見王﹝Shaci﹞的女兒耶輸陀羅公主﹝Yashodhara﹞為妃。生有一子名為羅侯羅﹝Rahula﹞。十九歲離開王宮,割髮騎著祂的愛駒進入森林去求道修行。有關佛陀的生平,『本生經』有詳細的記載。個人以為幼年喪母對佛陀的人生生死的看法有很大影響。再加上淨飯王怕佛陀放棄王位離家去修道,依四季建不同的皇宮讓佛陀過不食人間煙火的歡樂生活。不料佛陀還是看到生老病死的世間苦相,或許也因為長期的優逸的生活環境突然看到生老病死的苦相,那種對心理的衝擊特別強烈。因此產生出家學道的動機。所以說人為的操控Manipulation,往往造成反效果。

菩提樹下見晨星悟道

太子離開王宮後,沿著恆河由北向南行。歷訪苦行林中的諸位碩學高德,尋師問道。據載曾向阿羅邏賀蘭Aradalama修學『四禪定』到『無所有處』,太子不以為究竟之道,又向鬱陀羅羅子Udraramaputra修學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太子又不覺得是究竟之道,而此二人是當時數論派的碩學。太子因感全印度境內沒有可以師學的,因而進入尼連禪河畔與五個修道人共修苦行,過著每日僅食一粒芝麻的苦修生活。過了一段時間,佛陀又覺得苦行並非正道,所以告別五位修道人,這五位修道人認為佛陀吃不了苦,就很看不起佛陀。佛陀就自己渡河到迦耶﹝Gaya﹞在一棵畢波羅樹﹝Pippala,後世尊稱此樹為菩提樹Bodhi-druma﹞下舖草端坐靜思,並發重誓不證正道不離此座。終於在十二月八日晨曦下見東方明星,豁然證得無上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myaksambodhi﹞時年三十一歲。接著禪坐二十一天以後才起座傳佈教法。後人尊稱為釋迦牟尼佛﹝Shakyamui Buddha﹞。佛陀第一個傳法的對象就是先前一同苦修的五位修行人,五位修行人聽了佛陀所解說的『四聖諦』就皈依佛陀為弟子,後世稱這五位為五比丘。佛陀的姨媽,妻子,兒子後來也都隨佛陀皈依出家修道。

伍、佛陀傳法時的印度社會
古印度人追求真理的風氣鼎盛,社會也非常尊重修道者。因為求道殷切,有學問的修道人便成為大家拜師的對象。而且一切以道行學問為標準,如果你的道比我的好,能說服我,我就拜你為師,這和中華文化文人相輕的社會現象有很大的不同。佛陀就因為如此收服了好幾位當時相當有名望的弟子譬如『金剛經』的主問者長者須菩提,他的年紀比佛陀大很多,因為服膺佛陀所證的道,皈依在佛陀的門下。長者須菩提就是以實相智慧著稱。所以『金剛經』這本講超智慧的經典就由長者須菩提來起問。另有舍利子皈依佛陀前也是獨據一方的大師年紀也比佛陀大,帶著一百位弟子一同拜在佛陀門下。不擺架子、身分、年紀、這種尊重真理、求真的精神正是求圓不求真的中華文化所最欠缺,這是另一個主題希望以後有時間再討論。這種風氣一直傳到唐朝玄奘大師到印度求經還一直存在。每年定時舉行辯論大會,參加的人互相提問題詰難,無法答辯的人就要認輸不可再宣揚自己的立論。這種尊重真理知識的傳統,倒很像今日學術界的研討大會。

陸、佛陀教化的精隨
佛陀是人類知識史上第一位把時間因素放入萬物中觀察的第一『人』,﹝第二位是愛因斯坦,所以他創相對論,說宇宙有成住壞空﹞。因為有時間的因子,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的,是暫時的,都是過往如煙的,所以是苦的。但眾生本具的本體是真的,不因時間而改變的,那是永恆的,是清淨的,是快樂的。

佛陀教化近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包含各種對不分貴賤不同對象的教法,下面我列了一些極重要的基本教法:
1. 自然智﹝無生智﹞─佛陀的教化是要開發人類本自具有的智慧,不必外求。
2. 證道依禪觀─教化的核心在教如何證得祂所證的無上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 緣起性空﹝後述﹞
4. 四聖諦:苦集滅道
5. 十二因緣
6. 常樂我淨
7. 般若智慧
8. 慈悲喜捨
9. 四依:「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10.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一句三歲小孩知得,八十老翁做不來的老掉牙的話,但確是佛陀的教化的精隨。最主要是『自淨其意』一句,要做到徹底不動心,起歪念頭。
因時間關係,沒有辦法詳細一一說明,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在一起研究。

柒、佛法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差別
每一個宗教都有靈修或靜坐的修行方法。但佛法有一套完整理論配合及各種境界解說的修行方法。靈修或靜坐到達某一種程度有人會見到光,但非必然。佛法講這個光是自己的﹝自性光﹞,是一種身體產生的生理自然的現象,有時身體有恙的反應,因而有不同色的光,並不是什麼神佛來關照你,不可執著於此光,否則無益道業。但是很多宗教說那是神的降福,是神的光。也有假借佛名的偽佛道胡說八道說那是佛光。真正的佛法不講這些東西,只教你好好做人。

劉博士問:『緣』字的英文翻譯是什麼?什麼是『緣起性空』?
答:我沒有確定的答案。有一位土生的美國人任職英文老師幫我翻譯一篇文章用“affinity“ 這個字,“和你有緣的人”她翻譯為“people who have a feeling of affinity with you”我覺得很不錯。事後我找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發現它對affinity 的一條定義是”likeness based on relationship or causal connection”,所以這個翻譯的確是高桿。
『緣起性空』是佛法的根本教法,所有的經典立論都是從這四個字發展出來。簡單的說就是宇宙萬物的發生都是因緣和合,什麼事物都有它的前因後果,而萬物的本體是真空妙有,終極境界就是佛陀所證的無上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人的本來面目,就是人人本來就具有的平等佛性。而這個境界是不可用語言文字描繪的,因為對絕對境界以客觀的描繪沒有意義,事實上也影響絕對境界。我喜歡用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來比喻這種關係。絕對境界是超乎人類的五官思想所能捕捉了解的。

陳教授問一:大乘﹝ㄕㄥˋ﹞和小乘的差別
答:乘是乘﹝ㄔㄥˊ﹞具,交通工具。簡單說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和小的交通工具。古印度大的交通工具是大象所拖的車,小的交通工具是牛羊所拖的車。是佛陀後世學者用以強調自己的法高於他人的分別心。大乘強調佛法重自度度度人,小乘則只重自度。事實上這只是北傳佛法﹝中日韓等東亞地區﹞,自以為高於南傳佛法的說法。從修行的境界來說,唯一的差別在於有無慈悲心。而這個慈悲心的考驗在於修練禪坐達到相當的境界產生有一種法樂,有人耽於這種法樂不理世事做個自了漢就是小乘。有慈悲心的人不會耽於這種法樂,起座入世做各種不同的布施,如講經說法,當義工服務人群等等都是大乘。

陳教授問二:佛經的名詞的翻譯似乎沒有一個準則,像﹝Aranyakahs﹞音譯為『阿蘭若迦』,﹝Upanishads﹞又意譯為『奧義書』。
答:Aranyakahs以及Upanishads這兩本書是古印度的經典,是婆羅門教的經典。這漢文書名是現代人翻譯的,並非古譯。後者應該是日本人翻譯的。關於佛經的翻譯史事實上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漢譯佛經所含蘊的語言及人文科學的資料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音譯的字,應該可以找出許多台語的失傳的字,從音譯的辭彙也應該可以證明唐宋元的官話都不是北京話。佛經的翻譯前後延續近千年。尤其是魏晉南北朝的鳩摩羅什及唐朝玄奘兩位大師的翻譯事業規模可說是驚天動地,不僅由國家來推動,參與者更上千人。在世界文化史上可以算是絕無僅有。近代歐文翻譯為漢文的規模及工作和佛經的翻譯相比,實在是無法比擬的。佛經的翻譯是有一套規矩的,就是所謂的『五種不翻』是玄奘大師所訂的。這五種不翻譯的原則就是拿來做為現代翻譯外文的準則仍然是可通的。『五種不翻』就是:
一. 祕密之故不翻、
二. 含多義故不翻、
三. 此方所無故不翻、
四. 順於古例故不翻、
五. 為生善故不翻。
可見佛經的名詞的翻譯是有一定的準則的。

牛博士問:佛像的來源為何?
答:佛陀在世時就不許弟子立像膜拜。甚至在佛陀入滅後一百多年,弟子們也仍然遵循戒律不設像紀念。僅有在佛陀曾經走過或停留的地方,設立一個腳印,雕刻一棵菩提樹或一個法輪,來『遙想』思念佛陀的教化。文化的發展事實上是沒有一定的軌跡的。在希臘人入侵印度以後,有些希臘人定居在印度,慢慢地希臘人也開始學佛,在貴霜王朝時,開始有希臘藝術家因襲他們造神像的習俗為佛陀造像,所以早期的佛像充滿希臘的風格,因為造像者多是希臘人。所謂的健陀羅藝術就是。漸漸地造像的風俗影響到各地的文化,造像的也變成佛教的一大特色。而佛像也因傳入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造像的風格。就像耶穌的像,在北美洲非裔社區或非洲的形象是黑色的形象,而不是歐裔的形象。事實上,耶穌的形象應是猶太形象,但這種像在世界上並不多見,倒是希臘或歐裔形象居多。在中國,上帝是穿長袍馬褂的,也沒有什麼對不對的問題。真理是超乎形象的。

黃醫師問:佛法對現代社會有何助益?
答:佛法對現代社會有很多助益,學佛者不會犯法,降低社會治安成本就是一個。另一方面,用簡單的一句話說,假如大家遵照佛陀的教化、身體力行,這個社會的精神科醫師將無法存在。佛陀教化的目的可以用『心經』的一句話說:「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句話是成佛層次,但是用現代的語言說達成這種境界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夠做到沒有胡思亂想,心理建康。事實上,現今人類的社會最大的衝突源於三個大偏見:種族、宗教、及名利。徹底解決這些偏見所造成的問題,只有教育人類去除偏見,但教育者本身都難免充滿偏見,談何容易。而佛陀的教化就是要根本解決這些人類天生的習性。剛剛說到修行的法樂,事實上是有科學根據的。二零零三年九月十一至十三日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佛教心理與腦的學術研討會,主要在探討有關佛教修行與心理學的關係,達賴喇嘛是主要的推動者。這個年會召開已有多年。有一位心理學家用儀器探測喇嘛打坐入定的快樂程度發現,快樂程度竟然超過儀表的指標,不可測量。這表示靜坐可以達到人體利用外物刺激感官所無法達到的快樂。現代人有靠非法麻醉藥物以得到忘我的快感﹝high﹞,假如他們去學靜坐,得到的快樂不但合法,不費分文又無害身體。

黃先生問:為何日本和尚娶妻?
答: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在中國和太平洋多處開闢戰場,男子死傷殆盡,戰爭末期又成立自殺式的神風特攻隊把青少年送上墳場。戰後日本男子所剩無幾,天皇因為擔憂日本滅種,而下令佛教出家人結婚。這種改變是日本戰後發生的。

【楊宗翰講於台灣中心西元二零零四年三月六日,聖地牙哥台美基金會文化圖書館讀書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