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04 年 6 月

美麗與芳香 永留人間
∼台灣文學與文化感懷∼
杜國清

現在回想起來,加州大學「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設立,一切因緣來自 2001 年二月,我第一次應聖地亞哥台美基金會的邀請,到聖地亞哥台灣中心演講「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新詩的發展」。那的確是一個幸會,當時種下的種子現在已蔚然成園。

與該講座的主持人鄭德昌和聖地亞哥台美基金會諸位個人捐贈者認識以來,前後已有了三年。 2001 8 月,再到鄭德昌伉儷府上作客,我曾寫了一首詩,現在回想起來,頗能道出當時的心情,也為今天這一盛會提供了適當的背景。

這首詩的題目是「夜觀曇化」。曇花 (Epiphyllum oxypetalum) 在夜間開花,美麗,芳香,幾小時之後就凋謝了,因此中文有「曇花一現」的成語,意指生命無常,美好的事物很快就從世間消失。第二次再到德昌伉儷府上作客時,我們觀賞院中的曇花,直到深夜。在曇花前暢談人生與台灣文學,感悟短暫與永恆,現實與夢想之間,似乎隱含生命的真意與揶揄,乃抒所懷,並謝德昌伉儷雅意。在感受激勵之餘,希望我對台灣文學及其文化歷史研究的追求和努力,能夠「永遠遺留人間」,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朗讀這首詩,再向鄭德昌伉儷和諸位捐贈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家的曇花 最後兩朵
等著你來 今晚一定盛開

果然 在枝葉綠叢中
垂掛著許多半凋未萎的白花
昂然微翹的頸子 白中透紅
挺起 苞滿的兩叢
欲開未放 溢出芳香
迎人的笑容

曇花的芳香 越來越濃
夜已深 南加州的夏夜
寒氣陣陣逼人 我們仍在
暢談 移植海外之後
人生 如何開花結果
台灣原產的文學 如何
在美國生根

濃烈的芳香 隨著夜深
越來越清純 我們的談興
在觀賞中 頓開智慧的花朵
今夜 花神作證
曇花暫時一現 是幻是夢
只為 生命的美麗與芳香
永遠 遺留人間

作為一個詩人學者,被任命為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 (UCSB) 第一任「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講座教授,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榮耀的日子。首先,在此,我對提供資金設立美國學術界首創的「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捐贈者,以及我校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文理學院院長、以及校長等,對於在美國學術界拓展台灣研究這一學術領域的前瞻視野和熱心協助,使我多年來的願望終於能夠實現,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我也非常感謝前來參加這個盛會的許多同事和關心台灣研究的朋友,來自洛杉磯、聖地亞哥等南加州台美人社區,尤其是來自台灣的名作家李喬先生,他是「UCSB台灣作家短期駐校」項目第一位邀請的台灣作家。

「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設立,我們不會忘記捐贈者的希望,就是使我校成為研究台灣文學、歷史和文化的一個國際中心。講座以兩位二十世紀台灣文學人物命名﹕台灣文學的先驅者賴和 (1894-1943) 以及以『亞細亞的孤兒』一書聞名的作家吳濁流 (1900-1976)。賴和的一生大致相當於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的五十年,為台灣文學後來的發展奠立了基礎,一般認為是台灣文學之父,而吳濁流是從日據時代後期到戰後三十年的傑出作家,他的作品代表對台灣文化、政治和社會的關切和認同的探索。我們深信,在「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基礎上,我們今後的努力,將使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成為台灣研究這一專門學術領域的重鎮,以期美國學術界在台灣文學及其文化研究方面的拓展,今後更上一層樓。

1544年,世界歷史首次出現台灣紀錄﹕一艘葡萄牙船在航往日本途中經過台灣 (導航者為荷蘭人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船上的水手在大海中遠望島上鬱鬱蒼蒼,驚艷之餘,嘆呼「Ilha Formosa (福爾摩沙)」,意即美麗婆娑之島。台灣的近代歷史,大約四百年,開始於十六世紀中葉,從明末清初,經過各個階段,從西班牙、荷蘭佔領,鄭氏王朝、清朝統治、日本殖民時期、戰後、戒嚴、以至目前的民主社會。

由於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具有與大陸不同的文化社會。台灣文化具有島國特色,深受海洋文化的影響,而台灣社會基本上是移民社會。通常島國文化容易受到外來的影響,台灣亦不例外。台灣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固然由於曾經受過日本統治五十年的結果,而台灣本身具有島國文化的共通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除了中國文學以外,日本文學以及歐美文學等外來影響,使台灣文學的文化背景顯得更加復雜。台灣文學在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所接受的世界各國文學的影響,使台灣文學成為國際比較文學上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構成了台灣文學研究的最終定位和評價具有國際視野的一個理論基礎。

我們都知道,由於政治歷史等原因,在八十年代以前,台灣及其文化並非學術界常見的研究對象。中國大陸在七十年代末期採取的開放政策,開始積極鼓勵學者研究台灣文學,而使台灣文學的研究在大陸成為一個顯學。1987年,台灣解除了實施將近四十年的戒嚴,社會和政治現實發生了根本的變革。基於對台灣的過去與未來的關心,台灣學者也在八十年代末期開始對台灣文學和本土文化加以積極研究。九十年代以來,台灣文學與文化的研究已形成為一種國際現象,引起了日本和歐美許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興趣。

除了在台灣的許多大學紛紛成立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科系之外,日本天理大學台灣學會以及東京大學日本台灣研究學會、德國魯爾大學的台灣文化和文學研究所,可以說是這一領域應時出現的學術機構。呼應這一國際趨勢,我校在去年設立「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同時,在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成立了台灣研究中心。

加州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以推動有關台灣的學術研究,加強國際間對台灣及其文化的瞭解,和促進世界各地對台灣文化的研究為宗旨,致力於台灣文學的英譯、以及台灣研究者間的學術交流。

台灣研究中心的運作原則定位為﹕文化研究,學術立場,國際視野,以這三個側面構成的三稜鏡來檢視和探索台灣及其多彩多姿的文化景觀。台灣研究中心今後努力的目標,將致力於「台灣研究基金」 (Taiwan Studies Endowment) 的設立,實現包括以三大願景的長遠任務﹕

1、定期舉辦有關台灣研究的學術活動,包括台灣文學與文化國際研討會,台灣研究演講系列,以及台灣作家短期訪問等﹔2、出版台灣文學與台灣作家的英譯作品,尤其是台灣主要作家代表作的英譯單行本、以及中英對照的作品選集﹔3、編輯出版有關台灣研究的英文著作,主要對象是美國大學研究所的年輕學者所完成的台灣研究的學位論文或學術論文。

UCSB台灣研究中心的這三個願景的實現,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但我們相信,在「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基礎上,有一天我校將成為台灣研究的專門出版機構,一個名符其實研究台灣文學、歷史、和文化的國際中心。

我校自 1996 年以來,與文建會合作出版半年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致力於將最近在台灣出版的有關台灣文學的聲音介紹給英語讀者,以促進從國際視野對台灣文學的研究。經過七年來的努力,獲得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許多學者和翻譯者的協助和合作,奠立了我校在美國學術界推動台灣文學英譯這一方面的重要地位。

該叢刊每一集選定一個主題,借以展示台灣文學發展的特色,到目前介紹過的主題包括﹕台灣本土文學的聲音、文學與社會關懷、都市文學與世紀末、文學與自然環境、兒童文學、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學、文學與歷史以及文學與民俗。第十五集將於今年七月出版,主題是賴和與吳濁流。

台灣研究中心準備今年開始出版「台灣作家英譯系列」(Taiwan Writers Translation Series),相信可以與目前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的『來自台灣的當代中文文學』(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 系列共同將台灣文學進一步譯介給英語讀者。

由於台灣研究是近二十年來才崛起的一個新的學術領域,而在想像和現實之間,台灣的文學、歷史和文化的真實性構成了值得檢討和探索的學術課題,因此我們計劃今年秋季在UCSB舉辦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題為「台灣想像與現實﹕文學、歷史與文化探索」,以期從國際視野和多元觀點,對台灣的歷史、文學和文化的實體加以深入的考察。

作為第一任的「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教授」,在感到榮幸之餘,深覺任重道遠。我不禁想起孔夫子的學生曾子在『論語』中所說的,似乎反映出作為聖門弟子的慎重心情。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我不敢以孔子的弟子自居,聖賢的仁與道更不是區區如我者所能望其項背,但是曾子的心情或許仿佛,因而這個講座教授的任命,也讓我深深感到一個莊嚴的承諾。

不忘捐贈者的期許與學校的寄托,我將盡最大的努力,負起在美國學術界推動台灣研究的重任,有生之年亦將竭盡所能完成這一職位的使命。我相信,賴和吳濁流這兩位台灣先賢在天之靈,會給我,以及將來繼任的每一位講座教授,給予最大的庇佑。但願﹕

曇花暫時一現 是幻是夢
只為 生命的美麗與芳香
永遠 遺留人間

(本文係杜國清教授於 2004430 日就任「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就任典禮致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