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
2015 年 4 月 | |
《古典文學小說》裡的河洛話 說到古典文學小說,我得從「三國演義」說起,話說「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這本「三國演義」上下冊是出國前幾天為自己買的「出國紀念品」,已放在書櫃裡三十年了,拜加州聖地牙哥好天氣之賜,沒發霉也沒發臭,剛到美國時大略看了一遍,直到三年前,年紀剛過半百還不算老,一時興起再次拿起「三國演義」來讀,開始讀第一頁就發覺不對勁,竟然有像是河洛話的語句,「(宦官)自此愈橫」,我起疑「愈橫」是河洛話,當我繼續讀到第四頁關公所說的一段話,就確定這是河洛話,「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吃酒」這是典型的河洛話,接著愈讀出現愈多河洛話,例如,劉備說﹕「有甚緊事?」。張郃說﹕「緊行無好步」。「你許大年紀,猶不識羞,尚(想)欲出戰耶」。漢陳留王曰﹕「汝來保駕耶?汝來劫駕耶?」董卓應曰:「特來保駕。」。「汝乃以劫江賊待我」,劫江賊用北京話說舌會打結,等等不勝枚舉。這次讀「三國演義」感覺耳目一新,以河洛話的思維來讀「三國演義」能更進一步瞭解作者羅貫中要表答地內涵,國中時國文老師說那些難懂的句子是古語及文言文,這也不能怪他,因為老師的老師也是這樣教地,沒說這些古語就是河洛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生於元朝末至明朝初的小說家,他寫作時較少受到北京話的影響,那個時代用字遣詞仍然有許多河洛話,據簡上仁教授所說﹕唐朝時中原一帶(洛陽、長安)通用語是河洛話。現在的「三國演義」讀本是清朝康熙年間毛宗崗加以修訂的讀本,河洛話必定少了許多。 讀完「三國演義」之後,好奇其他古典文學小說,是否一樣有河洛話,就開始找其他古典小說,這兩、三年來三不五時就拿起古典小說來讀,總計有「三國演義」《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9年12月初版》,「水滸傳」《大眾書局,民國64年5月再版》,「封神演義」,「六才子西廂記」《台灣文源書局,民國76年1月再版》,「白蛇傳」,「金瓶梅」《文源書局,民國70年5月初版》,「西遊記」,「儒林外史」,這些古典文學小說裡頭都有許多河洛話,在此作個簡單介紹,分類為,一﹕日常生活用語,二﹕詩句,三﹕形容詞,四﹕動詞,五﹕其他。 二﹕詩句,(用河洛話讀很傳神) 三﹕形容詞 四﹕動詞 五﹕其他 以上河洛話的例子只是少數,無法度全部寫出。在古典文學小說裡有些詩句用河洛話讀才會有更美的押韻,譬如「妻大兩,黃金日日長,妻大三,黃金積如山」(金瓶梅Pg.58),關雲長單刀赴會,後人有詩讚關公「藐視吳臣若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當年一段英雄氣,尤勝相如在瀅池。」,「黑霧漫漫天地遮,身如雪練弄妖邪,神光閃灼兇頑性,久住梅山是舊家。」(封神演義Pg.490)唐詩第三句不一定押韻,如無押韻,以河洛話來讀會是折音(重音)。在古典文學小說裡 「大約的數目」是這樣說「三五十步」,「官兵五七百人」,「亂賊七八十人」,「張郃兵退八九十里」,「官兵五七百人」。古典文學小說裡寫「吃茶,吃酒」,「拿盃茶吃了」(金瓶梅Pg.7),「吃一杯兒酒, 西門慶拿起筋來」(金瓶梅Pg.36),「吃酒」(儒林外史第六回),「照舊吃酒」(西遊記第三十回)。在西遊記第十回裡寫「選兩個會寫真的」在這裡「寫真」表示畫圖像,也就是「西遊記第十二回」寫的「當時展開妙筆,圖寫真形。」日本語「寫真」來自於河洛話。在西遊記第十一回寫四種鬼的名稱「魑,魅,魍(ㄨㄤˇ) ,魎」,北京話說「搞什麼鬼」,河洛話比較有氣質,不說鬼而是說「變什麼魍」。在「水滸傳和金瓶梅」形容大流氓為「大尾虫」,直到現代,不敢稱「虫」而只說「大尾」,到最近幾年媒體比較有口德,稱「黑道大哥」。 最後要回來說「三國演義」裡一段故事,同時也介紹「三國演義」的一位靈魂人物一諸葛亮(孔明),他的阿爹是山東人(我的阿嬤三年前104歲過身,她叫自己的父母,「阿爹,阿娘」),諸葛亮的阿娘是山西人(講河洛話),他的阿爹早逝,十多歲就去投靠住在山西的舅舅,「三顧茅廬」的臥龍崗就在現在的山西,所以諸葛亮也會講河洛話,話說諸葛亮稟上「出師表」後,率領大軍北征,諸葛亮智取三城,趙子龍力斬五將,之後,諸葛亮大軍與曹真大軍正面對敵,曹真的軍師王朗想欲勸諸葛亮投降,王朗騎馬出陣與諸葛亮對話,王朗說 : 曹操建立的魏國是萬民傾心大國,要諸葛亮卸甲投降,諸葛亮回答,蜀漢才是正統,罵王朗是老賊是反臣,王朗聽了,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摔落馬下,一命嗚呼哀哉。後人有詩讚孔明,說 : 「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