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4 年 4 月

『我的嗜好(二)』生活座談會
劉武鴻 報導

三月份的生活座談會,再次談「我的嗜好」,由唐望先生主持,陳仁等、唐望、黃啟芳三位先生女士主講。三位講員分別介紹自己的嗜好,大要如下。

A. 陳仁等:釣魚
陳先生在台東出生長大,兩三歲就開始在小溪流中抓魚,因為媽媽不准玩水,所以抓到的魚都送人,被媽媽識破挨打時,也知道要大聲哭叫,讓纏足的祖母快速來救駕。稍大一點,學會用細竹當釣竿,以蚯蚓為餌,雖是土法,卻也實用。後來隔壁開了一家漁具店,頓時工具齊全,就進一步到海邊釣大魚了。移民巴西之後,為生活打拼之暇,仍然不忘釣魚,從淡水、急流釣到深海。有一次坐飛機換火車到巴西與玻利維亞邊界的亞馬遜河上游去釣食人魚,享受食人魚湯的美味,回到家才知道去的地方是強盜橫行的化外之地。退休來 San Diego 以後,發現美國魚比較笨,容易釣,只是在美國釣魚限制多、規則煩。現在有空就到 Ocean Beach 的碼頭垂釣,偶爾坐船到深海釣大的。陳先生建議大家培養這個嗜好,曬太陽可讓骨頭硬,吹海風不怕得感冒,對身體好處多。

B. 唐望:祖父鐘(Grandfather Clock)
唐先生兩年半前退休之後,馬上著手收藏grandfather clocks,聽說現在已經堆滿了車庫,大大小小幾十個,都是親手修好的古董,時間一到,百鐘齊鳴,熱鬧得很。他搬來一個比人高的到座談會上當教具,從400年前伽俐略發現鐘擺原理講起,給大家看幾個主要元件,並以圖片解釋整體的運轉,還講了grandfather clock 名稱的由來以及一些典故。他特別指出鐘面上的月相轉盤對古人的重要性,因為在沒有電燈的時代,一切室外行動全要依賴月光。他也講到德國人製作精確儀器的才能,九成的祖父鐘是德國製的。提到每一刻鐘發出的聲響,一定的旋律,不同的發音機件,簡單到複雜的和音,也是學問一套。唐先生在會上讓大家聽一首 "My Grandfather's Clock",親切的曲調,感傷的歌詞,給祖父鐘添加了一點情意(請上 YouTube 查詢聆聽)。

C. 黃啟芳:日本傳統細工手藝
黃女士在日本居住長達二十年,因為夫婿吳景霖先生被任職的美國公司長期派駐日本九州,有機會與日本社會結緣,深入體會日本文化,愛上了日本的傳統手藝和美術,包括縫紉、繪畫、針織、刺繡等等,先是學習、研究、欣賞,進而動手創作。吳女士的創新作品,不知如何稱呼,形式可以是三度空間的具體人形或動物,也可以是框起來的二度空間圖案,但都是有厚度的浮雕。主要的原料是絲綢,大多是她到專賣店尋找到的日本和服布料。技巧方面可說是集上述手藝的大成,加上日本人特有的細緻。看了她帶來的幾件作品,會驚嘆她手藝的精巧,令人愛不釋手。黃獻麟醫師為了這次的座談會,事先到黃女士家拍攝了幾十件她的近作,做成一組幻燈片給大家欣賞,大家看了之後進而更佩服她的創意。這種又傳統又新奇的手工藝術品,引來許多問題與興趣,有人更建議成立俱樂部,請黃女士分享這項獨特的嗜好。

這次座談會的贊助人是陳武雄、李斐雲夫婦,非常謝謝他們對生活座談會的支持,還要謝謝準備會後點心的莊恭榮女士,好幾次都請她負責,真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