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
2006 年 4 月 | |
中國能向台灣學什麼? 台灣的民主政治文化,大有別於中國的獨裁專制政治文化 。 首先,我們來看中國的政治文化。雖然許多中國人或許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一現代化國家,史學家如哈佛大學孔復禮(Philip Kuhn)與德州大學 譚若思(Ross Terrill)視中國仍為一帝國;而非現代化國家。譚若思取其2003年著作名為 《新中華帝國》或稱為《一中帝國大夢》再恰當不過了。於2002年出版《現代中國的起源》之作者孔復禮, 2005年在哈佛大學演講 「帝國與國家」為題的中國之歷史經驗,他指稱「帝國思想與特性」依然存在於中國政治體系,甚至於許多人的心思裡。 顯然地,北京未曾放棄所有帝國特徵。就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關係而言,當今的中國確實與帝制時代之中國無何差異。儘管孟子的觀點﹕唯有尊重人民的政府,始可謂為公正的政府。在中國之執政合法性,並非源於主權在民,因此中國共產黨統治者,如同其前任的帝王, 同樣地鄙視人民。如毛澤東大言不慚地說﹕人民即貧窮又無知,因此他們被視為易於成形為中國領導者所要塑造的產物。同樣地,江澤明前國家主席, 曾以中國人民教育水平低微,與時機尚未成熟為藉口, 而拒絕推動民主制度。 江澤明輕浮地無視民主法制照樣盛行於某些國家,即令其人民的教育水平也未必高於中國之事實。雖然名為「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非人民所有,也非人民能「治與享」,事實上它是中國共黨所「有、治與享」。 一百多年前,孫逸仙借用林肯的 「民有、民治與民享」的政治概念,然今日中國領導者仍無意願接受主權在民的理論 。 自孔子以降,中國政治文獻,只著重「義務」「地位」與「階層」,至於「自由」與「平等」的語辭,幾乎不存在。中國政府不僅以制定的法規來監督其國內的出版物與電子媒體,並強迫外國電子媒體刪除其網站裡有的 「自由」與「民主」等西方語辭。此等觀念與語辭被視為危害中國社會政治的秩序與穩定。因此,1989年6月北京政府,殘忍地鎮壓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要求民主改革之示威。同理江澤民與其後繼者,在國內對法輪功信徒進行迫害,對居於國外者做監視。世界各人權組織更痛批北京違反西藏人與(新疆的)維吾爾人的人權。簡言之,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者既未經民選 ,也不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經由民選,他們因而無視人民意願 。 反之,台灣的政治文化在過往十餘年內,已逐漸形成為自由民主政體,亦即更西化。於二戰後期,確實蔣介石獨裁統治台灣數十年,蔣介石與毛澤東同樣嚮往帝制時代
「帝王的榮耀」,其領導的國民黨與共產黨同樣為列寧式的獨裁專制政黨。 中國內戰爆發,蔣介石於1949年,慘敗於毛澤東共產黨後,終率領其軍隊撤逃來台灣。蔣介石與其子蔣經國,皆未經由人民投票選舉的兩位總統,卻只口口聲聲支持主權在民。當初國民黨為台灣之唯一政黨,前述二蔣為該黨提名之總統候選人,國民黨控制的國民大會,機械式地支持他們的當選。 1980年代,基於台灣人支持民主運動的奮鬥有成與美國的壓力,政局而有所演變,國民黨終於在1980末期逐漸轉移權力,例如1986年蔣經國明智地容忍反對黨的「 民主進步黨」之創立,又於1987年廢除1950初期起即施行的戒嚴法。 當今台灣人民直選所有民意代表,上自總統和國會議員,下至鄉鎮長與 鄉鎮民代。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於2000年當選總統,相繼於2004年連任。兩屆總統皆由人民投票選舉而出,這意謂著統治台灣超越半世紀的國民黨被選民唾棄。無疑地,台灣是主權在民的國家。紐約大學法律教授陳隆志於2005年7月下旬,在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年會演講時表示,「 總統直選」在1996年實行後, 台灣即已成為 一有主權的新獨立國家,這都代表人民自決的有效落實。(台灣人的自決,建成台灣為一新而獨立國家,它已不是國民黨失權前的所謂中華民國。 ) 在此新國家的台灣,其言論、媒體、宗教與結社的自由都受到保障。台灣不再是兩蔣統治時代的黨國體制,此島國已建立多元文化政治與多黨體制。 在學校授課的語言科不僅有北京語,也有其他台灣語言的教學。人權與人的尊嚴普遍地受到尊重。10多年來美國「自由之家」每年評鑑各國自由度,台灣一再被列為亞洲三大「自由國家」之一,而中國卻為最缺乏自由國之一。孔復禮說﹕台灣的成功民主制度,卻被中國視為「龐然怪物」。 明顯地,台灣與中國的政治文化之差異,有如白晝與黑夜。不僅台灣人民珍惜其自由與民主,且期望愛好自由的世界朋友們,支持台灣持續為自由與獨立國家。這並非意謂台灣不須國防,一個主權獨立的「台灣之國防」,本應由其人民肩擔。友邦的美國與日本當信服﹕台灣人民有決心維持其50多年來,努力爭取的成果,也才會給予台灣援助。 「陳清池為南伊利諾州大學史學名譽教授,現為台灣研究院(www.its-usa.org)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