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24 年 3 月

歲月的痕跡 /記2024台灣同鄉會的年會
Judy / 楊禮朱

聽說最近有位女學者要來SD談「歲月痕跡」這麼深長的題目,剛好很適合SD 同鄉晚會的聯想。

從一入場,每位見到面的都是白髮或白繽的老朋友們,從台上拍下來,照片實在不能做假,如果從陳秋山的口中,1962年他們就來UCSD ,那麼,超出50年的同鄉歲月,你,我,都是曾在不同的時段插入這大家庭且延續的組織。

我們的便當仍在15元,絲毫沒有隨著通貨膨脹而變化,我們仍坐在椅子享用,且沒有桌上享用不是熱騰騰的便當,但有人抱怨嗎?~ 沒有!

我們來的不是要吃美味,我們來的是看看誰坐在你左右,哪一個老朋友仍出現,何人沒出現,人在哪?我們想穿梭看看故人的身影,狀況。

沒有看到吳銘賢、謝節惠,但有他們贊助的紅包,我們會長主持人芸菁很巧妙的分段抽出,讓他們的名字彼此彼落貫穿整個節目,大概就是所謂精神與我們同在。

我喜歡楊芳蓮路過時說的一句話,她要把所有人的臉孔看一回,要印記該的我們海外多年來的同鄉情誼吧。

有人說海外早期的留學生年紀大了,台灣精神漸漸式微了,第二代沒有接受父母的態度,所以全美「同鄉會」慢慢快沒落。其實萬物皆是如此,或許有人進老人院,有人回台灣養老,我們接受這樣的自然法則,但唯獨不同的是,歲月痕跡上,證明我們是腳踏二地,我們血胍上有著孤軍在美國的奮鬥過程,雖然那時候的故鄉台灣可離我們很遠。 但生活在台灣的人不了解,我們有的接受異國的文化的洗禮,不管是融入或是調整,或多或少我們都是打拼讓自己在異鄉活下來的一羣。

看到依然是活躍在台上的芸青,淑美,更有突破性蹦跳出來的劉武鴻,跟長青哈哈大笑聲中,我想的是,歲月雖說不歲月不饒人,但有的是我們改變自己的步伐。

沒有辦法一一唸出所有見到的朋友,但總是希望SD 同鄉會這個50年的大家庭,能有一個好榜樣讓其他區的鄉親學習-將您的第二代,帶進來,也許有著一天,我們口中會唸著,他是某某人的兒子,女兒,在那名字被提出時,我們會依稀記得那些往事。

讓我們向往事,像過去的人生乾一杯,我們都精彩活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