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5 年 3 月

台灣假期(二):  東勢林場、谷關八仙山與新社白冷圳
黃正源

過去返回台灣,我們都從東京停留轉機,一方面在機場休息室洗澡、並休息調整時差,一方面從東京到台灣的班機、提供一次晚餐的餐點,我們到台灣以後,大約在十點多些可以到家、不必再吃晚餐,稍微整理一下,可以直接在家裡睡覺補眠,第二天很快地適應台灣的生活作息。

我們這次返台,聖地牙哥機場櫃台詢問我們願不願意改為直航台北的班機、不必在東京機場停留,我們臨時決定接受聯合航空服務員的建議,改搭直航台北的班機,所以,我們提早兩個多小時、六點多些抵達台北,卻在直航班機上整整十二、三個小時,機上少了一次晚餐的供應,我們到台北以後,又累、又睏、又還沒吃晚餐,時間只是下午六w點多、還不到晚睡時間,多出的幾個小時,反而不曉得如何打發,我們打起精神招呼來訪接風的親友,我們雖然很興奮地在新年前夕抵達台北,我們卻沒有心情欣賞台北101大樓的煙火秀,我們第一次體驗後、總覺得直航台北還是比轉機勞累許多。

我們返台這段期間是台灣的五天連續假期,我們選擇儘量避開各地旅遊的景點人潮。一月一日我們在台北輕鬆愉快地跟朋友渡過淑玲的生日晚餐,一月二日我們安排去東勢林場及八仙山林場,一月四日安排去新社白冷圳,五日六日去溪頭後再返回台北。

* * * * *
一月二日我們九點鐘從台北出發,許多親友從各地按自己的住家決定出門的時間,預定在中午十二點左右在東勢農場吃午餐,東勢午餐的預訂時間是12點至1點、然後在東勢林場停留三小時。

我們雖然各自出發、各自前往,大約在一個多鐘頭以後,陸陸續續地在高速公路上透過手機的聯絡,大家彼此很容易地就串連起來了,需要在台中火車站接送的,也很快地安排好了,過了台中縣區,變成山間道路,GPS不容易確認定位、不完全準確,所以,我們抵達東勢林場的時候,有的親友已經迷失在廣大的山林之間,我們一直到12點15分大家才終於坐定下來午餐。

東勢林場位於台中東勢,以前稱為「四角林」,日據時代屬於台中州農業組合經營的林地,面積廣達225公頃,本來應該延續早期的林業經營的,於1984年轉型為森林遊樂區,由彰化縣農會經營,把東勢林場遊樂區成為中台灣的自然遊憩景點。1983年12月25日李登輝由主持勢林街通車典禮,並在這裡種植一棵樟木,現已樹大成蔭,成為遊樂場的景觀指標之一。樟樹是本土種植物,一年常綠,適合做行道樹,樹幹可以提煉樟腦油或做為傢俱雕刻使用。過去台灣有樟腦王國之稱,由於砍伐過度,大棵樟樹已所剩不多。東勢林場廣植樟樹,一片常綠樹蔭,得以乘涼休憩。

東勢林場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四季有不同的花卉及森林景觀,春櫻、夏桐、秋楓、冬梅,五彩繽紛的山林景致,構成四季不同的森林景致;除了每年四月份的螢火蟲季外,可以欣賞蝴蝶、獨角仙、鍬形蟲等為數眾多的昆蟲生態。

東勢林場設有溫泉套房及湯屋、濯足園等溫泉設施;有旅館、會議室、餐廳、體能訓練場等設施及露營烤肉區;是一個提供旅遊、住宿、公司會議講習及自然生態旅遊的樂園。住宿費用(含早晚餐與遊樂區入場票與停車費兩人房特價1500原價2600,四人房特價2200原價3200,溫泉會館-兩人房特價3000原價5000

我們只在林場吃午餐,並沒有在這裡住宿,我們的門票包含入場票停車費及午餐。

我們在東勢林場許多步道散步,年青的小孩在運動遊樂場做許多挑戰性的戶外活動,在山林間我們看到了珍貴的大樹(烏來柯),俗稱淋璃,屬於穀斗科植物,木質堅硬,這就是常用做枕木車斗、車床架或工具柄的木材;烏來柯出土即行分岔,自然伸展成大型樹冠,像一支大傘保護大地,以免樹底受雨水直接沖蝕;這種樹木與松鼠有互利的行為與作用。

東勢林場也有一片台灣土炭薪材(相思樹),常綠小喬木、屬於含羞草科的植物,高達15公尺,胸徑40厘米,小喬木本名蕃絲樹,花瓣五片,美麗的小黃花,花極香,可以提取香精,提煉芳香油、作為高級香水等化妝品的原料,相思樹木材加工、乾燥緩慢,性耐腐,質硬而鋸解不易,切削面光滑,油漆後光亮性頗佳,膠黏容易、握釘力強。相思樹特別地方,就是看到的樹葉其實是由葉柄演化而成的假葉,為了要減少水分散失,使得原來的真葉退化,而以臘質包裹的假葉代替真葉,就像仙人掌的葉子退化呈刺狀一樣。

相思樹的果實紅豆,又稱相思子,晶瑩紅亮,久存不蛀、不壞,色澤依舊。人們把它當作「假寶石」,鑲嵌在戒指、耳環等飾物上,也用來作壓邪之用、又充當愛情的無價信物。唐代詩人王維的詩篇(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歷代流傳,讓人稱誦。

東勢林場還有一片台灣最大的楓樹林,面積二十公頃,入冬以後,楓葉變紅,極富詩情畫意。我們在這裡才認識出楓樹(楓香Maple)與慽樹(Sycamore)的區別,楓樹為金縷梅科、 慽樹屬於慽樹科,以果實來分,楓香的果實為球狀聚合果、 慽樹的果實為長翅果,以葉序來分,楓香的葉子是互生的、 慽樹的葉子是對生的,兩種樹葉,秋冬之時,日夜溫差大,葉片都會轉紅。東勢農場紅葉植物有楓香、青楓、烏桕、白桕、柿、無患子、櫸木、櫻花及油桐等,葉子老化前、變為紅色夾在綠葉當中;秋天日夜溫差大,白天有強光加速葉綠素分解,夜晚有低溫、阻礙葉綠素的合成,存在葉中的胡蘿蔔素或黃素呈現出來,使綠葉變黃葉;晚秋寒流來襲,葉柄產生離層,運送養分中斷,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將黃色素還原成紅色的花青素,等葉綠素分解完後、花青素顯現出來,於是紅葉形成了。

在楓樹林附近還有原生台灣闊葉林中的土肉桂,及白桕。土肉桂又名玉桂,是醫藥上的珍品,樹皮樹葉可以蒸桂油,有散寒、止痛、止瘀、活血、健胃、滋補強壯的功能,全株具有肉桂芳香,全株供藥用香料外,樹皮為製造五加皮酒的主要原料之一。白桕為大槕科的落葉喬木,樹入秋落葉前變紅,景色似楓,秋天看山,白桕是森林綠境中的彩繪者,台灣鄉土樹種,樹身健,蟲害少,在日本常栽植於市街的行道樹及公園樹。

在步道間常常看到許多枯枝敗葉,在林間處處可見,枯枝敗葉也許對景觀稍有影響,卻有偉大的功效;覆蓋土壤,防止與水直接衝擊地面;覆蓋腐熟成有機肥,是森林土壤肥力緩衝劑,防止水份蒸發;也是動植物昆蟲微生物營養棲身的好場所。

東勢林場的蜜蜂的生態世界也讓我們學到許多知識: 蜜蜂屬於膜翅目蜂蜜科,農場養殖屬於義大利品種,屬完全變態昆蟲,分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蜜蜂的社會有一個蜂群,最多3萬5至6萬隻,最少有2千隻。蜂王(后)是蜂群中的女王,只有一隻,專門負責產卵,盛產期每天可產2至3千個卵,蜂王壽命3至5年,工蜂壽命短暫,約一至三個月,一生忙碌,羽化後三天擔任清潔工作,四至九天擔任餵乳工作,十至十四天後擔任建築及巡邏工作,二十天後開始採花蜜及花粉,養活整個蜂群。每採20克花蜜只能釀十克蜂蜜,而這20克花蜜,要花60天才能完成。雄蜂的唯一任務就是和蜂王交配,交尾後即死亡,未能交尾的雄蜂,會被工蜂減少餵食或趕出蜂巢刺死或餓死,是一個悲劇性的角色。

我們在東勢林場停留至四點半,才離開林場轉往八仙山國家森林公園。

* * * * *
我們抵達八仙山已經下午近七點鐘,準備夜宿八仙山的旅館。旅館的服務台與遊客住宿區是分開的,服務員跟我們說餐廳用餐時間從6點至7點30分,我們有二十多人,建議先行用餐、晚餐後再開車把行李載去住宿區辦理入住。

我們在餐廳享用豐盛的自助晚餐,餐廳不時補充各種熱食、飲料及甜點。我們辦完入住以後,八仙山的夜晚清靜涼爽,沒有想像的清冷,一閃一閃的星空,格外美麗。八仙山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早期八仙山林場場址,與阿里山、太平山並稱為台灣三大林場,濃郁的林業人文風情,的確是假日休閒體驗大自然最佳的去處!

我們採取八仙山遊客中心建議的一日遊路線:遊客中心、植物標本園、靜海寺、生態教室、竹林、神社、觀賞台、望月亭、櫻花林、山林步道、再返回遊客中心。

八仙山步道可以看到松鼠、臺灣獼猴、山羌、山豬、長鬃山羊及果子狸等,可以看到樹蛙、赤蛙、盤古蟾蜍等,有青蛇、青竹絲、龜殼花及響尾蛇;八仙山更是蝴蝶良好的棲息環境,在溪流旁及林間處處可以看到蝶類的蹤跡及豐富的昆蟲如螢火蟲、獨角仙、天牛等。

我們住宿的木屋區以及林間教室,這些較開闊的區域與森林交接處,就是八仙山熱門的賞鳥地點,可以看到各種鳥類如大冠鷲、台灣藍鵲、樹鵲、畫眉鳥、竹雞、長尾雉、朱頸斑鳩、五色鳥、白鶺鴒、白頭翁等。八仙山的鳥類混群中,以繡眼畫眉為主要核心種,冬天昆蟲多蟄伏反而是賞鳥覓食的最好機會。許多地區都有讓人驚鴻一瞥的朱鸝,在山櫻花結果時,就在生態教室或住宿停車場附近的森林可以看見牠們覓食的蹤跡。

八仙山林場(Basian)的保佳台車站,在八仙山林場伐木全盛時期,林場內有二千多名員工及家屬,伐木工人由鐵道沿線各站搭乘運材火車前來林場,集中在保佳台分場,等候纜車載運上山,這個綠色走廊即為保佳台車站舊址,綠色走廊下方為土場及貯材場,保佳台站的工人們忙著裝卸後,木材沿著鐵路運送至豐原的貯木池處理。

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在開發八仙山時期,為了祭祀林場殉職員工及家屬,特別在佳保台啟建神社,定期請祭師主持祭拜,安奉公職人員身亡的靈位,因為伐木工作辛苦而危險,離鄉背井的日本員工視神社為他們的精神寄託,社祠祭拜日期,均選定日本國定紀念日,一年一度合併分別舉行慶典及祭祀,後來,缺乏維修,神社毀損於火災及921地震,僅剩鳥居支柱的凹槽遺跡。林區內的國小、神社在地震以及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蹤影,八仙山通往豐原的森林鐵路、因為崩塌、年久失修等因素下逐漸消失,成為當地居民的歷史回憶,文化遺蹟沒有保存下來,至為可惜。

神社以後我們走去竹林,以孟宗竹及桂竹為主,早期是泰雅族人耕作的地方,竹林內可見由石頭砌成的小駁坎,形成一階階的梯田,泰雅族人用來種植小米、竽頭、竹子等農作物,在片片綠意的竹海裡,可以看出泰雅族的耕作景象。

竹林過後就是櫻花林,山櫻花(Prunus Campanulata Maxim)屬於薔薇科(Rosaceae),山櫻花又稱緋寒櫻或鐘花櫻,為落葉樹種,兼具果樹、花卉與用材的價值,亦為日本國花。山櫻花花色緋紅,自有天生麗質難自棄的美感與韻味,在落葉偶爾會有紅葉產生,樹皮皮孔明顯,每年一至三月間,花先葉開,整樹繁花似錦,嫵媚多姿,由於花呈鐘狀,花蜜甚多,可以看見冠羽畫眉等鳥兒穿梭花間,吸取花蜜,鳥語花香,因為遊客不多,只有我們獨自欣賞美景,山櫻花果實成熟時,甜中帶酸而略澀。

八仙山登頂步道全長約六公里,來回約須八小時,爬升高度從靜海寺的海拔一千公尺至主峰約1400公尺,經過1.5公里處避雨亭(1330公尺),穿越山林後3.5公里處避雨亭(1820公尺),4公里路標為1920公尺,5公里處的路標為2230公尺,6公里處避難小屋為2250公尺,至6公里處八仙山主峰為2366公尺。山上午後多雲霧,過午後避免上山確保安全。山上氣候多變,上山需準備足夠的糧食及禦寒衣物,以免意外受涼。

八仙山林場開發於1914年,開發之初,伐木全用人工方法,1920年因為感於工人運材艱辛,在山腹開始興建輕便鐵道及伏地鐵道,從豐原鋪設森林鐵路進入八仙山區。1922年在山地再興建成斜面鐵路,又稱伏地索道(Incline)。1938年舊八仙山伐運結束,獲准至新山開發,先建十文溪第一及第二索道,2年後建馬崙線輕便線及十文溪上部等軌路,至此,全部運材系統乃告完成。逐步建構成完整的運材系統,伐木時期的盛況美景,曾入選為台灣八景,直到1964年結束直營伐木作業,一共五十多年的伐木歲月,有許多令人回味的故事,讓後人無限懷思,可惜,林務局不曾把這個產業轉型或維護下來。

* * * * *
八仙山地質以黏板岩、硬砂岩為母岩,以砂質頁岩為基岩的地質環境。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在佳保溪匯入十文溪處的沖積台地(即佳保台)上,位於台中和平鄉,海拔介於700至2938公尺間,主峰海拔2366公尺,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標高將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約為2410公尺),以「八仙山」命名。區內森林蒼翠,受到十文溪及佳保溪的切割,因此區域中多為河谷地形,溪谷兩岸常有10公尺以上的峭壁;園區中少有平坦的緩坡地,大部分則為坡度較大的丘陵地。溪水源自深山森林,水質清澈,溪中大小岩石遍佈,處處潺流。

佳保溪、十文溪二溪的水質清澈潔淨,水量充沛,不曾受到任何污染,因此八仙山的水質名聞全台,與花蓮縣的清水溪併稱台灣二大名泉,也孕育了豐富的森林環境,是台灣著名的天然泉水。十文溪溪谷壯麗,溪中怪石嶙峋,白淨灰綠的巨岩、不規則羅列、風光優美。碧藍的溪水流經巨岩、激起白色浪花,夾岸翠綠的森林,質樸純淨。夏季水溫在20℃以下,冬季則在8℃以上,適合魚類生存,以石斑為主,溪水終年不竭。

八仙山的開發始於1914年由日據總督府殖產局指令阿里山作業所先行調查測量,計畫伐區總面積約14600公頃。八仙山以針闊葉樹混合林為主。溪流陡峭的地方、多為坍塌地,以原物種的松樹為主,溪流坡度稍緩處、為天然闊葉森林。八仙山盛產高級紅檜、台灣肖楠、香杉、扁柏等針葉樹一級木以及鐵杉、柳杉等二級木,松類針葉樹有台灣二葉松、台灣五葉松等。常見的闊葉樹有烏心石、樟樹、山黃麻、楓香、台灣櫸、山櫻、山紅柿、九芎等。地被植物有景觀特色的有台灣杜鵑、假笑靨花、秋海棠、月桃、野牡丹、紅果金粟蘭等。

1915年,總督府下專設營林局,八仙山事業區的經營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而直隸於營林局,開始計畫伐木,在未大量開發前、伐木全用人工方法,集材方面、利用天然地形,以人工集運。1916年冬,營林局於佳保台設置八仙山出張所。1920年營林局降格為營林所,1926年八仙山出張所改為營林所台中出張所,佳保台出張所改設八仙山派出所。

自1915年木材生產開始至1945年,在伐木盛期,有眾多伐木工人居住此地,並在佳保台興建學校、招待所、辦公廳、神社等,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總計砍伐面積3622公頃,伐木材積1150233立方公尺。1945年後改制為八仙山林場,延續日治時代的發展基礎,繼續進行林業經營。80年代全面停止伐木後,八仙山林區開始朝向休閒觀光發展,因而設置森林遊樂區。

我們在中午一點多離開八仙山轉往谷關吃午餐,谷關市區餐廳林立,人潮擁擠,以量制勝、談不上品味。午餐過後我們轉往新社,這是一個被遺忘而難得的人文遺址。

* * * * *
新社台地本來是一片乾旱地脊的埔地,白冷圳(Baileng Canal)是一個巧奪天工的山中傳奇,越域引水工程的歷史遺產, 1928年日本政府為了灌溉大南蔗苗養成所,建造白冷圳,造就了今日新社鄉的長久繁榮與進步,一直到現在新社鄉的高地居民,仍然享受著源源不斷、天然自來水的供應。白冷圳的取水口在台中和平鄉天輪村白鹿地區。

我們從天輪發電廠的大橋前往,這座大橋限制車輛進入,卻沒人看守,我們繞過路標、很輕易地進入大橋,大橋盡頭的路標寫著天輪白冷吊橋(455公尺)、白冷取水口(755公尺)。

在農業社會時期,糖業是國家的重要產業,日本人為了發展台灣製糖業,在日治時期昭和二年(1927年)於新社大南庄設置蔗苗養成所,供應蔗苗栽培,而地勢頗高的植栽培植地(即現在的新社鄉),灌溉是一大問題,因此,總督府殖產局進行引大甲溪水源的灌溉工程設計,昭和三年(1928年)開工,總工程費104萬日圓(約等於2000年新台幣12億元),同年九月完成通水試驗,十月十四日舉行通水儀式,並正式命名為白冷圳。

全程導水路全設於山腰峻坡處,除看得見的渠道以外,共計22座隧道(7.2公里)、14座渡槽及3座倒虹吸管(Invert Siphon),自深山遠距離、引水灌溉新社鄉高地農田,翻山越嶺的虹吸管原理、滋潤新社地區的人與地,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二十五日,新社鄉民都會在這裡舉行拜圳頭儀式,社區居民為了感恩孕育新社鄉大地之母與先民的智慧,每年十月訂為白冷圳文化節,並選擇一天夜晚做為白冷圳的生日慶生。白冷圳系統可以說是現存最為龐大、最為完整、最具歷史意義的灌溉系統,視覺景觀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白冷圳水源引自大甲溪白冷高地(即天輪發電廠對面),逢山開鑿隧道遇山溝架設水橋(渡槽),逢溪谷設置倒虹吸管,翻山越嶺全長16.6公里,高低落差22.6公尺,利用大氣壓力原理,自然地將流水引至新社台地,孕育了許多聚落文化、自然生態、農特產品,九二一大地震,修復白冷圳留下了許多特殊歷史建築物成為發展觀光的文化景點。

百年古蹟第一隧道(L8)入口長度872.9公尺。三座倒虹吸管是水路橫越溪谷構造的建築物,1號橫越阿寸溪,2號橫越抽騰坑溪(也就是白冷圳遊客區可以看見),3號橫越矮山坑溪,1號與2號建築在地表及溪谷橋上,可以明視,3號埋於地表底下。以2號座最為壯觀,全長346.9公尺,入口與出口落差3.08公尺,建造完成時是遠東地區最大規模的輸水管,鋼管口徑1.22公尺,厚度19公厘,鋼管在日本製造,1928年海運至高雄,再以鐵路經八仙山機關車道轉運至新社。目前看到兩支通水管,一支為1999年921地震後重建新管,一支墨綠色為原始的舊鋼管,兩管均可使用,平時一管通水,一管備用。

這座白冷圳由磯田謙雄興築設計、他是跟烏山頭水庫的八田雨一一樣、同留青史、貢獻台灣社會的日本人。磯田謙雄1892年生於日本石川縣;1911年第四高等學校第二部工科畢業;1914年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科入學;1919年七月東京帝國大學畢業,赴台灣總督府土木局任職;1922年四月擔任桃園中壢附近的埤圳導水路工地主任;1925年二月視察烏山頭堤岸工事及堰堤;1928年12月擔任台中州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導水路工事主任;1932年5月九月水路通水,十月十四日舉行白冷圳竣工通水典禮;1936年七月擔任頭前溪大治水工事主任;1945年台灣農林處耕地科技師;1947年六月返回日本。

我們的晚餐在新社鄉山間的桃李河畔享用,這是林園農場的休憩餐廳。

桃李河畔的賞花季節,春秋時節有小小桂花香,1月中旬至2月初有李花紅,4月中旬至5月中旬有螢火蟲季及9月至10月下旬的金針花季,完整漫步一圈須15至20分鐘,徐行桂花步道需五分鐘,有櫻花區、茶花區、李花區、野薑花區、桂花區、梅花區、金針花區、大花紫薇區、螢火蟲區、紫斑蝶區,平日10:30-19:00假日10:00-21:00,最低消費額100元。

燒烤排套餐焗烤的前菜有手工麵包、水果沙拉、南瓜濃湯或飲品四選一,牧場牛小排(650元)、挪威奶香鮭魚排(630元)、北海香草鱈魚排(490元)、乳酪燒烤雞腿排(450元)、韓國泡菜豬肉焗烤(420元)、田園茄汁薰雞焗烤、紅酒、時蔬、牛喃飯及燒烤鄉村雞腿排(各390元);咕咕土雞養生鍋(590元)、鄉村南瓜養生鍋(410元)、新社菇菇養生鍋(390元)、東北酸菜健康鍋(390元)、青春活力泡菜鍋(360元),芬多精野菇、蔬菜素食套餐(390元)菇菇素食養生鍋(360元),熱咖啡(160元)、冰咖啡(180元)有桂花、薑汁或義大利咖啡(卡布基諾、榛果拿鐵、桂花拿鐵或紅茶拿鐵),兒童套餐為200元及260元兩種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