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4 年 3 月
1/25/2014 San Diego 演講
馬偕的「最後的住家」
朱真一


前言:

最近朋友傳來〈最後的住家〉的合唱錄影帶,錄影帶最前面說歌詞是馬偕牧師寫的,錄影帶用Holo台語不是英語唱,錄影帶上還有漢字寫的字幕。網路通信中有人問,馬偕的台語很好,他是用羅馬字(白話字)寫,漢字版別人翻譯的?還是馬偕用英語寫歌詞,有人再翻譯為台語?那又是誰翻譯的?

看錄影帶上字幕的Holo台語的歌詞,非常近代化及華語化,不可能是19世紀末,反而像最近的台灣語言。不會是1901年逝世的馬偕所寫的,想一定有人以目前的台語改寫的,去探討這些疑問,發現不少有趣的故事。這裡來討論探討此歌詞的來龍去脈。

那Holo台語歌詞是最近改寫的作品,除了那錄影帶的歌詞外有多種寫法的版本,有稍不同的全漢、漢羅(羅馬字)及全羅字體的詩版本,詩不見得是可以唱的歌詞。目前最普遍的版本是前台灣神學院院長林鴻信教授改寫的,其他人自林鴻信的版本再更改些或經幾層翻譯,再改寫為不同的「 最後的住家」詩或歌詞,有些又有稍不同的名稱。李奎然教授以後為林鴻信改寫的詩譜曲,在神學院的各種活動中經常演唱而普遍。

再回到最先的問題,到底根據馬偕的什麼原作改寫呢? 馬偕「原作」的詩,目前只知部分在馬偕1895年出版的「自傳」以散文體出現,1932年日本放送局訪問馬偕兒子,英文稿有略不同且不完全的詩。可是同一訪問的日文版於1939年出版時,有較完全的此詩的日文版,此日文詩於1972及1992年,由不同人分別翻譯成不同的華文版。林教授就根據上述各種翻譯版及不全的英文而改寫成現在盛行的Holo台語詩/歌詞。

除Holo台語不同版本外,還有其他各種不同語言版如英、日、華及客台語版本。除李奎然外,最少另有八人也為此再譜曲,有些歌曲用稍不同的名稱,基本上歌詞大部分源自林教授最先改寫的詩。

林鴻信原較華語化的全漢文

上述林鴻信改寫的漢文版〈最後的住家〉的歌詞如下,以林教授在《教理史(上)》書上的為準 。雖說較華語化,有幾個字/詞一看就知道是Holo台語,如攏總、疼惜、續尾站等。看到這幾個字/詞,等於說標明是Holo台語,必須用台語讀或唱。以下此詩的各種版本中,以粗體字加畫底線及紅色(彩色版)標出,有不同意見該如何讀、唱、寫。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專心所疼惜的台灣啊!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瀾大海中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我一世的快樂攏在此。
盼望我人生中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蔭影的裡面找著我一生最後住家

較多台漢字的全漢字版

從網路上看到的錄影帶中,其字幕或其他文章同樣是全漢字版,可是漢字有些略不同,下面是看到最普通的一種,用括號表示不同的字/詞用法。

我全(專)心所疼惜的台灣啊!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予)你,
我全(專)心所疼惜的台灣啊!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佇遮)。
我在(佇)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雲中孔隙觀望(看 )全地,
波瀾(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予)你,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我一世的快樂攏在此(佇遮)。
盼(向)望我人生中的續(煞)尾站,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蔭(陰)影的裡面,找著我一生最後住家。

就是全漢字體,跟林教授原版有些不同,最主要的差別在這幾個字寫法略不同如:給(予)、在(佇)、此(遮)、望(看 )、瀾(浪) 、盼(向)、蔭(陰)。有些寫法雖不同,但讀法不會有太大的異議,從錄影帶聽到唱相同音的有: 給(予)、在(佇)、此(遮)、蔭(陰),這些字中不是華語中常看到的字如佇、遮等,或許可稱為「台語漢字」。另外有些意義一樣或類似,但讀法顯然不同,如全(專) 、望(看 )、瀾(浪) 、盼(向)。

漢羅版/全羅字體

網站上錄影帶的字幕或文章中,有些人以不同的文體以漢羅並用字體來寫詩/歌詞,跟上面兩全漢字版本不同。羅馬字的歌詞一看很容易瞭解如何讀其音,最主要為了不使一些漢字讀「錯」或該說非作者原意。幾個字的漢字/羅馬字替換,其中如:「的=ê;攏=lóng;佇/在=tī; 遮/此=chia;未=bōe;通=tàng;拍=phah; 找到=Chhōe-tio̍h」,對上述這些,大家大概不會有異議。有4個字/詞1) 無息vs無soah;2) 向/盼望vs Ng望; 3)續尾站vs 煞尾站4)住家vs khiā家; 則不盡然,聽錄影帶中唱的歌或文章中寫出的羅馬字讀音,這幾個漢字/詞有不同的發音。

在《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網站的〈馬偕博士 ê 遺言書Má-kai Phok-sū Ê Ûi-giân-su〉詩,有全羅字及漢羅字版。雖跟上述林鴻信版本略不同, 是從林教授的版本略加更改的版本,大同小異外,在此列出可參考當漢羅/全羅的樣板。

Góa chôan-sim sóu thiàⁿ-sioh ê Tâi-ôan ah ,
Góa ê chheng-chhun lóng-chóng hiàn hōu lí .
Góa chôan-sim sóu thiàⁿ-sioh ê Tâi-ôan ah ,
Góa it-seng ê hoaⁿ-hí lóng tī chia .

我全心所疼惜ê台灣--ah
我ê青春攏總獻hōu你
我ê全心所疼惜ê
台灣--ah,
我一生ê歡喜攏tī chia

Góa tī hûn-bū tiong khòaⁿ-kìⁿ soaⁿ-niá ,
Tùi hûn-tiong ê khang-phāng koan-khòaⁿ tāi-tē .
Pho-lân tōa-hái iâu-óan ê tùi-hōaⁿ,
Góa ì-ài tī chia thiàu-bōng bû -sek .

我tī雲霧中看見山嶺
Tùi雲中ê空縫觀看大地
波瀾大海遙遠ê對岸
我意愛 tī chia 眺望無息

Góa sim bē-tàng koah-lī ê Tâi-ôan ah ,
Góa it-sè ê khòai-lo̍k lóng tī chia .
Ng-bāng góa jîn-seng ê soah-bóe chām ,
Tī tōa-éng phah-hōaⁿ ê hiáng-siaⁿ tiong ,
Tī tek-nâ iô-tōng ê ìm-iáⁿ--ni̍
hChhōe-tio̍h góa it-seng chòe-āu ê khiā-ke !

我心bē當割離ê台灣--ah
我一世ê快樂攏tī chia
向望我人生ê煞尾站
Tī大湧扑岸ê響聲中
Tī竹林搖動ê蔭影--ni̍h
Chhōe著我最後ê企家

目前通行〈最後的住家〉的Holo台語詩/歌詞有不少的版本。一短短的詩,就有用不同的全漢字、漢羅字、全羅字各種版本,都有其利弊處。語言隨時代改變,也可從此短詩的討論中體會出來。

英文/華文/客台語版

英文傳記From Far Formosa,第一章的 ”Early years of the author ” 的第一段有如下的原文如下,可跟上面台語詩/歌詞比較,台語詩的部分可說直接引用此文的粗斜體字。

「FAR Formosa is dear to my heart. On that island the best of my years have been spent. There the interest of my life has been centered. I love to look up to its lofty peaks, down into its yawning chasms, and away out on its surging sea. I love its dark-skinned people—Chinese, Pepohoan, and savage--among whom I have gone these twenty-three years, preaching the gospel of Jesus. To serve them in the gospel I would gladly, a thousand times over, give up my life. Before what I now write has been read I will have set my face once more westward toward the far East, and by God's good hand will have reached again my beloved Formosan home beyond the Pacific Sea. There I hope to spend what remains of my life, and when my day of service is over. I should like to find a resting-place within sound of its surf and under the shade of its waving bamboo.」
1932年3月8日的台北放送局(JFAK)為紀念馬偕牧師來淡水60周年,訪問他兒子偕叡廉牧師。這訪問在Presbyterian Record曾詳細刊載。此英文報導中最後附上如下的詩,偕叡廉牧師說他父親在臨終前幾年,曾寫一詩表達他的心願。此詩非全詩,可由第六行最後的------看出來。

For Formosa is dear to my heart.
On that island the best of my years have been spent.
There the interest of my life has been centered.
I have to look up its lofty peaks,
down into its yawning chasms,
and away out on its surging sea……
And when my day of service is over
I should like to find a resting place within sound of its surf,
and under the shade of its waving bamboo.

1992年的淡水教會120周年紀念刊《春風化雨二甲子: 馬偕博士在淡水》,此文有這詩的華語版。譯者根據一日語文章,那文收錄於1939年出版,齋藤勇編的《マツカイ博士の業蹟》。此日文版源自上述1932年訪問馬偕兒子時的記載,大概是翻譯自英文原稿。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給妳
我的生趣在此;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
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給妳我望穿雲霧看見群山,
我從雲中的隙口俯視大地,遠眺波濤大海,遠眺彼方,
我好喜歡在此遠眺,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
在大浪拍岸的聲響中,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
找到我的歸宿……

另外在「馬偕布袋戲」DVD有客家語字幕中出現,下面是劉敏貞翻譯的客家台語版本。

我全心惜miang-miang ke台灣ah!我ke青春全部獻pûn你。
我全心惜miang-miangke台灣ah!我一生ke歡喜全部在liá。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Chhiùng雲霧ke孔隙觀看全地,
波瀾大海,遙遠ke對岸,我合意在liá眺望無息。
我心cho-m̀-thet割離ke台灣ah!我ke人生全部獻pûn你。
我心cho-m̀-thet割離ke台灣ah!我一身ke快樂在liá,
希望我人生ke 最尾站,在大湧tá岸ke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ke蔭影底背,Chhîm-tó我最尾屋家。

譜曲推廣者

林鴻信教授改寫的Holo台語詩/歌詞會盛行,李奎然教授譜曲推廣可能是最大原因1990年初期,林鴻信教授上課時,問有沒有人可以為他最近改寫的馬偕的台語詩〈最後的住家〉譜曲。李昱平牧師就傳真此歌詞給他父親,李奎然教授第二天就把譜好的曲傳真回台灣,以後在台灣神學院全校師生的退修會及以後的活動也經常教唱,這首詩/歌在神學院普遍地流傳。

此詩及歌最能表達馬偕對這塊土地的愛,以後更多人也為此歌詞作曲, 目前找到有: 何嘉駒、鄭智仁、金希文、古迪、鄭明堂、林炳宏、陳永鑫及林心智。

另外這首歌盛行的另一因素是「馬偕在台灣」布袋戲,用李奎然的歌當主題曲。《馬偕在台灣》布袋戲DVD(圖右),由林俊育長老主持製作,字幕有全羅及漢羅Holo台語、客家台語、英語等幾種版本。

歌劇「黑鬚馬偕」"Mackay: The Black Bearded Bible Man“,由文建會出資製作,導演是住在法國的德國人,會講些中文。上面提到金希文作的曲,就是在此歌劇中的主題曲。更有趣的是主演馬偕的是美國人,一位台灣女婿,演馬偕夫人的女主角是客家台灣人,演第一配角是韓國人,國際色彩濃厚,雖非本用Holo台語,演唱時都腔調美好。

圖: 歌劇(左)「黑鬚馬偕」及布袋戲(右)「馬偕在台灣」的DVD封面。

若想看更詳細的資料,有影印本。目錄在下網址的B-7《馬偕最後的住家》。
http://albertjenyihchu.blogspot.com/2013/05/9-centcopy-8x11-90-10-45-5-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