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2012 年 2 月 | |
台灣人的民主自信心 (01/22/2012) 自從1996年總統開始直選起,台灣正式走上民主化的道路。此後,每四年就有一次民主成熟度的總體檢,從2000年算起,今年2012是第4次了,大致上,台灣的民主是以一個緩慢卻是穩定的速度在成長著,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相當的青澀,離「成熟」還是有一段距離。如果希望我們的子子孫孫能在這塊土地上好好的生活下去,我們必需努力的空間還相當的大。 一個社會的民主成熟度,其實就是全體人民對民主的自信心的集體展現,也就是所有人民的民主自信心的強度的平均值。 個人民主自信心的強度,大約可以從個人投票的心態來判斷,如﹕完全不相信自己的一票會有用﹕0分,知道投票會有用﹕10分,知道要珍惜自己這一票﹕20分,能自己決定要支持哪個候選人﹕30分,能不以自己的好惡去選擇候選人﹕40分,能認知被競爭的職位本身有哪些社會責任﹕50分,能客觀分析候選人的適任度﹕60分,能分辨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候選人﹕70分,能主動支持對社會有責任感的候選人﹕80分,能主動說服他人支持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90分,能主動對社會負起責任的人﹕100分。 能拿到100分當然是很好的,但是這也還沒到頂。畢竟,民主的終極目標是在造福社會,是在替子子孫孫開創一個能一起造福、一起享福的社會,是對子子孫孫的關懷和奉獻;因此,民主成熟度是無止境的,就像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一樣。 台灣這次大選,不管是挺蔡、挺馬、還是挺宋,可能很大一部份的人都過不了40分的大關。然而,也有一些人從30分一路衝到100分,不簡單! 如果有人連30分都沒拿到,那這個人可以說是完全不夠理性。 40分是個大關卡,因為這是一個人發展是非觀念的起點。一個達不到40分的人,很容易被鼓動、被恐嚇、或被收買。能夠被鼓動、被恐嚇、或被收買的人,他的是非觀念是薄弱的。(還記得「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兩句嗎?)而一個達不到40分的社會,基本上是個是非不明的社會。 台灣目前的社會很顯然是不到40分的,要不然,一個成功提昇台灣生物科技又是透明清白的宇昌投資案怎麼會被變造成一個「弊案」?而連美國人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假造的「九二共識」,卻還是一再的被提出〈竟然還會出現在勝選演說裏〉?明明查不出貪汙證據的陳水扁怎麼還被關在大牢裏?還一直被跟「貪腐」劃上等號?…類似這些在成熟的民主國家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畸形現象,在台灣卻還是活生生的現在進行式。這種社會現況正在清晰的反應出大部份的台灣人都還是對社會上是非不明的現象無所謂(尤其是跟自己「無關」的事!!),都還拿不到40分。 民主已經是現代世界的政治主流,一個民主成熟度拿不到40分的台灣,不要說已經很民主的國家(如歐洲各國、美國、日本、韓國等等)會看輕你,就連根民主都完全搭不上邊的中國都會來欺負你。 拿到了70分則可以說這個人已經相當理性了,超過70分則這個人已經開始在展現以理性為基礎的感性了。有了理性讓人比較不會犯錯,而有了感性才能讓一個人做出「對」的事--也就是能讓其他人得到利益的事(Public Interests)。 這個判斷標準也可以拿來檢視候選人民主自信心的強度,以最寬鬆的計分方式,馬總統的得分也許可以落在50分與60分之間;而就算是以最嚴格的計分方式,蔡英文的得分顯然是超過100分的。 民主自信心就是對「民主」這個機制相信的程度,也就是相信自己有權力可以授權(Delegate)給指定的人去做對社會大眾有益的事,也有能力去監督被指定的人按照大眾的期望去做。(注意,「民主的授權」是給他權力去做對社會大眾有益的事,不是讓他隨心所慾的去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希特勒當年也是透過「民主的選舉」獲得權力的,而在他「民主的」領導下,你知道死了多少德國人嗎?以民主的方式獲得的權力,是用來增進人民的福祉,不是用來犧牲人民的生命啊!) 民主的成熟度,也可以用對一般人民的「照顧(付出)」與「壓榨(索取)」為兩端的尺來衡量,「照顧」越多,成熟度當然就越高。 從以下幾個時間點也可以檢視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的民主成熟度﹕ 一、平時 民主自信心不足的平常百姓,只會寄望有個「明君」出現,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這個明君有能力又有德行,有了他甚麼事都可以解決;自己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等待明君的出現,然後讓他去承擔一切;當然,也容許他享受一切。民主自信心不足的領導者,先進入或組織一個領導集團,集體努力包裝自己成為一個「明君」,這通常是透過各式各樣的「造神」活動來達成,說白一點就是「集體行騙」。 民主自信心強的平常百姓,關注的不只是自己的生活,他們關注比自己弱勢的人民,他們更關注大家的子子孫孫共同的未來,他們會注意到其他也在關注同樣議題的人,並互相支援。民主自信心強的領導者,會整合大家的意見、凝聚大家的共識、匯集大家的力量,會帶領大家對共同關注的議題尋求解決方案。 二、選前 民主自信心不足的人,會把勝選當作唯一的目標。因此,為了勝選,各種競選手段都毫無禁忌的使出來,吹牛、作假、抹黑、誣賴、栽贓、謾罵、賄賂、諂媚、包庇、恐嚇、…,甚麼都來,多半用的都是非理性的手段。 民主自信心強的人,會把選舉當作一個為了達成服務社會的目標所必需通過的步驟。固然一定會盡力爭取勝選,但是不會為了勝選而傷害到服務社會的目標。因此,他會盡力把未來描繪清楚、把要如何做講明白,極力爭取選民的認同,一般用的都是理性的訴求。 三、當選時 民主自信心不足的人,對勝選一般都會相當激動,候選人會脫口說出﹕「我們贏了!」或「已攻下山頭!」…等等喜形於色的言詞,而支持者一般都會瞧不起競選對手,嚴重者甚至會對競選對手或對方的支持者盛氣凌人,一付成王敗寇的姿態。 民主自信心強的人,對勝選當然是高興的,但是一般都會以誠惶誠恐的態度去接受,因為接下來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 四、落選時 民主自信心不足的人,對落選一般都會非常激動,如喪考妣、怨天尤人,像面臨世界末日一樣不知所措,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情緒的平復一般都要相當長的時間。 民主自信心強的人,對落選固然會失望與難過,但是候選人會對支持者說﹕「可以哭泣,但是不能放棄」;而支持者一般都會痛苦的接受事實,而以最短的時間回到工作崗位,因為日子還得過下去啊。 五、執政時 民主自信心不足的人,競選的承諾擺一邊,權位的享受擺中間。 2012年的選舉已經落幕,台灣的民主成熟度又往前跨出了一小步,然而民主自信心不足的人還比比皆是。以下幾點是筆者的觀察﹕ 一、不同於往年,中國已經逐漸掌握到「控制台灣選舉」的訣竅,更泛而言之,應該是中國已經逐漸掌握到「控制台灣」(包括選舉)的訣竅,可見中共對台灣的全盤瞭解已經更為深入了,這應該也包括對台灣的民主成熟度的瞭解;那我們更需要注意的是,台灣民主化的進展速度實質上是在跟中共最終能完全控制台灣的進度在競跑。(註﹕中共雖然是極端不民主的,對內也不實行民主,但是這不能推論出中共的決策核心成員不了解甚麼是民主。) 二、美國今年也沉不住氣了,派了前官員跟著中共和KMT起鬨,恐嚇起台灣人來,暗助馬英九(或說是美國政府屬意的候選人)的手段已經沒甚麼顧忌了。看樣子,以後台灣的選舉會越來越複雜,外力的介入只會越來越多、越強、越明目張膽。而將來想選台灣總統的人,平常也應該往美國政府那裏多多打點,盡量多通消息,至少要讓美國人能相信你當上總統後不會作出讓美國意外的動作,尤其是即將要作美國人不同意的事之前。美國人不像中國人,中國人不喜歡你作他們不同意的事,而美國人不喜歡你作了他們沒時間反應的事。這兩種不一樣的「不喜歡」,應該也是直接在反應兩國民主成熟度的高低吧。 三、國民黨這次選得非常吃力,為了勝選,幾乎用盡了吃奶的力氣,也用了不少下三濫的招數,最後還得靠著中國老大哥和美國老朋友的加持才勉強上壘。可預見的,未來的選舉,更爛、更臭、更腥羶、更加扭曲、更沒人性的招數一定會更加肆無忌憚的使出,我們準備好接招了嗎?還有,國民黨這次也花了很多很多的錢,這四年一定會加緊的「黨庫通國庫」,我們得要睜大眼睛好好看緊國家的荷包。 四、原藍色選民這次應該也有不少改支持蔡英文的,然而,如果只是不滿馬的政績而支持蔡,那不能算是民主自信心的增加;如果是開始會分析候選人的適任度,或受到蔡英文的感召而願意一起承擔社會責任,那就是實質的成長了。 五、往年的綠色隱性選民似乎消退了許多,這其實是個好現象,代表原來綠色隱性選民的民主自信心已有增加。畢竟,支持一個有高度民主自信心的候選人是一件相當光榮的事,沒必要躲躲藏藏的,不是嗎? 台灣目前的民主成熟度還不足,很不幸的,這是事實;但是台灣要贏,就一定要把多數台灣人的民主自信心建立起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我們還得跟中國的統治者搶時間;但是我們別無選擇,為了我們子子孫孫未來的幸福,這是非做不可的事。我們當然要更加倍努力走完蔡英文這一次還沒有完成的最後一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