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7 年 12 月

談「意念」(八)
翰聲

人類有些什麼「意念」? (續)

「中隨煩惱」普遍在所有的不善性,而且同一類都會同時升起,範圍較前述的「小隨煩惱」影響為大,但比較下一個「大隨煩惱」影響為小,所以稱為「中隨煩惱」,這有兩個,分別說明如下:
十一、無慚:就是沒有羞恥心。沒有羞恥心的人,不但不尊重自己的人格,
又不遵守國法家規,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而對於循規蹈矩守法的人,卻又一律加以污衊與毀謗。
十二、無愧:無愧的特性是「不顧世間」與論或看法,就是不理會世間輿論
的力量,也不以為自己所做的壞事是可恥的事,也不怕會招來眾人的呵斥與譏笑!自以為是,不怕愧對家人、朋友或甚至於社會大眾。

「大隨煩惱」「大」是指其生起之範圍廣大,遍及在所有的不善性,而且同一類煩惱都會同時升起,還有精神、情緒的影響力較強,會使自己招惹到痛苦或快樂的結果,分別說明如下:

十三、惛沈:或寫為昏沈,是「輕安」的反面。「惛沈」就是神志昏昧沈重、腦袋不清楚的意思。人的精神或心境一旦惛沉,對外界的景象就會無法明智的辨別或判斷,也就無法擔當人意志所欲達到的目的。惛沈和癡又有何不同?惛沈是生理性的,而疲憊而導致神智不清。而癡則是心智性的迷惑,無法看清事實真相。
十四、掉舉:就是所謂的輕佻、輕率、不莊重、無威儀。也就是對過去所經歷的戲論、歡娛、喜樂等事,心內產生躁動無法安定。掉舉是平心靜氣最大的敵人。
十五、不信:就是不相信事理真相的實情或實理。對事情真理產生不信是源於自心的汙穢不清所以無法看清實情,因固執己見,而自以為是。
十六、懈怠:就是因為耽著睡眠,放縱身心躺下休息。害怕所追尋的目標太困難而放棄努力,輕懱自己。
十七、放逸:就是放縱身心耽著在追求的欲望的境界,不知道反省自己,因貪嗔癡而引起的欲樂,因而不能返回正道。
十八、失念:就是忘失正念。正念是什麼?了了分明沒有害人不利己,不被現前的貪欲所蒙蔽,稱為正念。「失念」就是忘失師友所傳授之真實諦理。
十九、不正知:不正,就是邪。「不正知」就是「邪知」。「不正知」的人並不是愚癡。反而常常視很聰明,所謂「世智辯聰」。可惜不明真理,以非為是,就是不正知。
二十、散亂:「散亂」產生的表相是「躁擾」,躁是躁動、不寂靜;擾是擾亂,不安定。指人的心流蕩於感官五欲和外在環境,一秒鐘也無法止住,叫散亂。

第六大類為「不定」:「不定」有四項,這四項對人精神或心理的影響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也可能不好不壞,不一定是善性,也不一定是煩惱。它們是遍及每一種心,是遍及各處,和我們的意識相應,所以稱為「不定」。就是:一、睡眠;二、悔;三、尋;四、伺。這四項分別說明如下:

一、 睡眠:使得心識昏沈而失去覺知之一種生理及心理狀態。睡眠使身不自在,指人在睡夢之中,則身體之屈伸取捨,皆不能自主。睡眠在人體上有其必要的功能,適當的睡眠是常人維持身體的健康所必需的,但過猶不及。
二、 悔:又稱為惡作,就是對於先前所作的事生起悔心。「悔」有善有惡。即對已作的惡事追悔,就是善性;對已作的善事追悔,就是惡性。悔能使人的心悵怏不安,故會有影響修定的作用。
三、尋:就是尋求,對事理粗略的思考。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標的功能。
四、伺:就是伺察,對事理專注深入細密的思考。‘伺’原意為檢查,在此則意為保持心繼續專注於目標。「尋」是把心投向目標,「伺」則是心繼續專注於目標。有不同的比喻,以說明此兩者之間的差別。「尋」有如展開翅膀起飛的鳥;「伺」則有如張著翅膀在天空中滑翔的鳥。「尋」有如投向花朵的蜜蜂;「伺」則有如在花朵上方嗡嗡作響的蜜蜂。「尋」有如持著失去光澤的金屬盤之手;「伺」則有如拭擦該盤的另一隻手。

這五十一種從我們的「心」或八個識所產生的心理作用的「產品」或「副產品」,大則可以左右我們人生走向,小則影響我們每天生活的行為、情緒、心情或精神,甚至於身體。當然我們還可以找出其他「心」的產物、精神現象、心理作用或狀態或廣義的意念。但是基本上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並完全控制這五十一種意念的產生,我想我們應該就可以抬頭挺胸說我們是我們自己的主人。(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