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
2016 年 11 月 | |
認識老化,面對老化,準備老化 回到台灣,有個感覺,就是老人很多。在美國很少看到老人,連公園裡都很少。但是台灣的公園卻是最容易看到老人的場所。三三兩兩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多半是由外傭們推著,就在樹蔭下坐著,相對於外傭們的閒話家常,老人們多半安靜的坐在輪椅上,身體沒甚麼動作,臉上也沒有甚麼表情,不過也猜不出來他們心裡是不是忙著在想甚麼。 我到高雄是來陪陪高齡的母親,一個多月來,每天只要天氣許可,都會陪著坐輪椅的她由印傭推著來公園,我也順便運動一下。母親都95歲了,也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歲月,雖然能吃能睡,視力也還好,但是已幾乎沒有行動能力,飲食、更衣、沐浴、如廁都得仰賴印傭伺候,聽力和說話能力也都很有限, 我們跟她已經很難有正常的對話交流,只能以手勢加筆書勉強溝通。 在公園裡也常常會遇到一位老先生,看起來大約70歲左右,他都是騎機車來的,走起路來乾淨俐落,他說他也在附近教會教日語,還給我看他在筆記本上工工整整的親手謄寫的教材,都是他隨時想到的深富人生哲理的句子,每一句都有中文和日文的對照,可以看得出他的日文造詣絕非泛泛。我都是用台語跟他交談,他也會用英語穿插著跟我說上幾句,也可以用印尼語跟推輪椅的印傭們寒暄,雖然英語和印尼語的發音都帶著濃濃的台語口音,但是他的多種語言能力卻令我相當訝異。他說他只有中學畢業,中文、英語、和印尼語都是自學來的,但是日文卻是學校教的。我算了一下,70歲左右的他,不可能接受日文的中學教育吧,於是請教他的年紀,他說他生於1926年,今年虛歲91,日治時期唸過高雄中學。 這位老先生只比我母親小4歲,兩個人的身體機能卻有這麼大的落差,這讓我相當的震撼,也開啟了我觀察老化現象的契機,因此而得到了一些觀察的心得。然而老人學並不是我的專業,本文純粹是個人在非醫學領域的心得分享,坊間有很多老化議題的文章和書籍可供讀者進一步學習參考。 我認識的親戚朋友們對老化的認知大都是這樣的:人一出生就開始成長,長到大約18歲成年,維持幾十年之後開始老化。除了少數人有接觸到老人的經驗之外,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其餘的人大都不清楚老化之後再來會怎樣。根據我近來近距離觀察的心得歸納出:老化不是病,老化就只是退化,包括骨骼、肌肉、關節、臟器、血管、神經、內分泌、五官、腦子、等等全面或局部的逐漸退化,從成年期開始退化成青年期、青少年期、兒童期、幼兒期、嬰兒期,然後離開人世。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所有的退化期才離世。例如:我母親現在好像已經到了幼兒期卻也是還好好的,而我父親當年則好像只退化到青年期就走了。每個人開始衰退的年齡和衰退的速度也都不同。 有了這些初步的認知,我學到的第一課就是面對老化,也就是認知以下這幾個事實:
人類壽命的極限到底是多少?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很多人在做研究和推測。我看過一篇很大膽的推測則說:現在(2010年前後)出生的嬰兒,應該可以活到140歲至160歲。 我父親滿83歲才過世,我母親現在已滿94歲。他們這個年齡層的人(1920年前後出生),活超過80歲已是司空見慣,活超過100歲也已經不算稀奇,換句話說,他們的預期壽命是80至100歲。如果以前面提到的大膽推測來推論,我這個年齡層的人(1950年前後出生)的預期壽命應該是100至120歲,下一個年齡層的人(1980年前後出生)的預期壽命會是120至140歲。看到這裡請不要被驚嚇到,正確的反應最好是:「我準備好要活那麼久了嗎?」、「我的兒女準備好面對我活那麼久了嗎?」,其實我比較在乎的是以下這個問題:「我可以不需要人家照顧而很健康的活到那個年紀嗎?」 老化是正常的過程,但是我發現大多數人都沒有準備,等到身體逐漸退化時才臨時找對應的方式,因此採取的對策多半是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方法將就過去。這樣的態度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作法也多半很實際,只是我一直在思考是否有更佳的策略。畢竟,方法是人想出來的,但是首先要認知有問題的存在,然後要有意願去找解決的方法,而且對找出方法要有信心。當然,我的目標只是找出適合我用的方法,真正的解決方法也多半不會是我想出來的,因為世界上比我聰明又有知識的人滿滿都是。 首先,我覺得用以下這個原則去找方法應該是沒有疑慮的:「延緩退化而達到健康的老化的關鍵就是維持活力」,這是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先生的現況給我的啟示。以維持活力為準則去找,那麼,各式各樣延緩身體退化的方法真的會多到只能以眼花撩亂來形容,再來就是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用的方法囉。 身體的退化還算容易察覺,然而幾乎沒有人會警覺到自己或身邊的人腦部已經出現退化的現象,至少在我所接觸到的親友裡面只有零星的個位數。 對於自己的腦部退化現象,有些人會有感覺,但是多半只會覺得記憶力衰退,其他行為上的退化現象大都不會警覺到,然而這類因腦部退化導致的異常行為,卻會帶給生活在自己周遭的人很大的災難。因此,如果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已經衰退,就要同時開始仔細觀察其他的心智活動是否也有異常現象,如描述、推理、分析、比對、關聯、計畫、模擬、預測等等的能力,這可以從玩任何(電腦)遊戲時的反應得到蛛絲馬跡。仔細一點的人也可以從跟別人的互動結果感覺出來,例如:老是跟別人意見不合,尤其是經常覺得別人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甚至已經出現憂鬱症。若有懷疑就要趕快到老人科去掛號做檢查,早早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和協助。如果不想「驚動」他人,那也可以自己偷偷去掛號,讓醫師確認一 下有無。 對於身邊的人的退化現象,除了覺得他的記憶力明顯衰退之外,其他的退化現象大都會歸類於「老番顛」而輕輕帶過。如果有覺得他變得很難溝通的情形發生時,甚至會經常跟他嘔氣或吵架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趕快帶他去老人科掛號檢查確定一下。然而因為多數人都不會輕易地承認自己有「病」,必要時可能要耍點手段才有可能成功的帶他去門診。 這種退化情形就是現在相當被重視的「失智」現象,而照顧一個失智的親人絕對是一件非常辛苦勞累又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以下幾點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寫到這裡,無意中看到電視上正在重播鄭弘儀主持的《新聞挖挖哇》節目,昨天(2016年10月21日)才剛剛播出的這個專題《父母老了怎麼辦?》,討論的正好是我正在傷腦筋要怎麼繼續寫的內容,這節目剛好讓我省了好多筆墨,請大家抽空看一下,裡面都是節目與談人親身經歷的已發生過的或還在進行中的事件點滴: http://2016.vslovetv.com/2016/10/news-wa-201610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