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10 年 11 月

電影/記錄片研討系列與聖地牙哥台美人台大校友會合辦
負責人圖與文 曾俊隆醫師

美援與台灣
日期:10/16/10 Sat. 2pm 聖地牙哥台灣中心

1) 本人先播放 三個 You Tube clips,台灣演義:美援在台灣(1/3, 2/3, 3/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mqGjP4jO2k, 作一般性的介紹

提起台美關係,在1978 年12月1日時,卡特政府宣布和台灣斷交,台灣人民展現出對美國的不滿怒吼,示威,抗議。台灣民間之所以感受如此的強烈示威抗議,除了美國是主導世界的超強國家,更重要的是美國文化,美國經濟己經在台灣札根數十年。不僅長期捐贈台灣民間的美國奶粉麵粉舊衣服等民生物質,台灣的重大經濟建設工程,都接受美國的資金和技術的援助,包括臺電肥料和重化工業等。1949年臺灣受大陸內部經濟的影響,台灣的經濟也瀕臨崩漬。所以那一年就是所謂的「四萬塊換一塊」那一年。那時的臺灣民生相當困窘。幸好,隔兩年開始中美合作。從1951到1965年長達十五年的美援計劃,臺灣每年平均可以獲得一億美元的援助。那時整個進口,每年不到兩億。包括興建西螺大橋,開闢橫貫公路或是臺鐵臺電的建設幾乎都可以看到美援的影子。當時很多重大建設的顧問設計者,更是由美國人擔任。例如懷特公司顧問工程師的狄寶賽 Valary de Beausset 作出很大的貢獻。當時的美援會即是現在的經建會。另外農復會每年提撥大約四億新臺幣作為農民貸款以及農業建設,以農業培養工業。農產品的外銷,當年每年獲取的外匯跟美援差不多一樣。美援不祗經濟上的援助,還有軍事上的協防。包括美軍顧問團軍官長期駐台,以及提供大批防衛性武器。2004年台灣清償了最後一筆美援貸款,成為目前所有接受美援國家中,唯一一個完全償還的國家。臺灣在國際上,也因為擁有傲人的外匯存底,也從貧困的受援國,轉變為如今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

2) 播放紀錄片:DVD美援與台灣,美方計劃經理及顧問工程師 Valary de Beausset 狄寶賽先生的貢獻。 台大圖書館收藏,由李華林博士提供。

再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到後來無意介入國共內戰,以致通貨膨脹。1949年國民政府退至台灣,1950年韓戰發生,美國不但派第七艦隊巡戈及保護台灣,亦給予經濟援助。當時一年虧空一億由美援支出,如前述美國方面委托美國 J.D. White懷特公司當工程顧問,包括物質,工程及技術援助。其計劃經理狄寶賽先生審核及計劃包括三大部份:有非計劃性(物資)、計劃性(工程)及技術性援助。1952年三年工業計劃,設立相對基金專戶以便協助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原料以便工業生產,包括肥料,棉花,黃豆玉米,有棉紡廠的設立,織布加工等。1952年與日本斷交。1953年石化產業PVC由台鹼所剩氯氣以七十八萬美金協助王永慶設立PVC工廠,臺塑六輕,三十年以後變成世界最大的PVC工廠。關於農業方面有農復會策劃供應肥料。1957年基隆八斗發電廠的建設。食物方面提供麵粉,長壽麥,植物油,特製奶粉於民間,學生營養午餐。工程設計有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石門水庫,橫斷公路,小麥,水電廠,公路,鐵路及臺糖,壹泥及其他民間工廠的設置。

在狄寶賽1957年離開臺灣前九年中,完成三十一項工程。走遍臺灣實地考察,計劃,評估,溝通中美兩方。可說沒有美援就沒有現在的台灣存在,狄寶賽先生的貢獻是功不可滅的。夫人Connie也是熱心社會事業,英語教學,關心原住民生活等。

3) 接著由經濟學吳得民教授準備更詳細的資料用 POWERPOINT 播放及評論。

戰後初期的台灣經濟 (一) 生產量大幅減少

• 1946年 農業生產量是1937年的三分之二。
• 1946年 工業生產量是1937年的四分之一。
• 農業生產在1949年就恢復1937年的水準。惟因人口大幅增加, 每人平均產值到1958年左右才恢復戰前水準。
• 工業生產到1950年只恢復到戰前水準的70%
• 1951年每人平均GDP美元$95不及墨西哥, 菲律賓, 馬來西亞。

台灣戰後初期的經濟: (二) 人口劇增
• 1945-1949 大陸人口移入一百多萬人。
• 1950-1960 台灣每年自然人口增加率都在3%以上。
• 台灣人口從1950的 755萬人增加到1960的1,079萬人。

戰後台灣經濟(三)通貨膨脹
• 台北躉售物價指數增加率:
- 1945: 410% (4.1倍)
- 1946: 260% (2.6倍)
- 1947: 360% (3.6倍)
- 1948: 520% (5.2倍)
- 1949: 3500% (35倍)

戰後台灣經濟 (四) 外匯短缺
• 戰後初期的台灣不能生產很多民生必需品。因此原料、機器設備外也要進口民生必需品。進口需要外匯。
• 外匯靠出口來賺取。戰前的台灣, 出口完全靠日本的市場。戰後失去日本市場也未能開拓新市埸, 因此出口有限, 造成外匯的短缺。政府採取嚴格的進口管制政策。

美援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一) 增加投資, 加速經濟發展

  國內儲蓄與國內投資的比例 外國資本內流(美援)與國內投資的比例
1951-60
60%
40%
1960-62
65
35
1963-65
94
6

美援供給了台灣國內投資的資金, 因而台灣能加速累積資本, 加速經濟發展。

美援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二) 增加台灣企業的生產力
• 美國經援的分配
- 基本設施(Infrastructure) 37%
- 人力資源 26
- 農業 22
- 工業 15
基本設施與人力資源的投資佔63%。這些投資有增加農工業生產力的功能也是民間企業不願投資的項目。

美援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三) 解決外匯短缺的困難

台灣進口所需外匯由美援供給的百分比

1952-54 43%
1955-57 43
1958-60 34
1961-63 27
1964-66 9

美援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四) 減少通貨膨脹的壓力
*龐大的軍費對通貨膨脹加以很大的壓力。1950年代及大半的1960年代, 軍費佔
- GNP 的12%,
- 中央政府開支的80-90%,
- 各級政府總開支的65%
*U.S. $2.7 billion 的美國軍援減低了此壓力。
*雖有軍援, 1952-1960年間消費者物價指數每年增加率還是達11.5%。可見當年通貨膨脹壓力之大。


美援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五)美援對台灣民營企業發展的貢獻
• 美國經援大部份給政府企業。民營企業只受到經援的6%。
• 由於對基本設施的援助, 增加民營企業的生產力, 間接援助民營企業。
• 政府採取進口替代政策,鼓勵民間企業生產台灣進口的產品,如紡織品。美援供給這些工業的原料,使其容易生存,對這些工業的發展頗有助益。

4) UCSD 臺灣研究 Taiwan Study 的廖炳惠教授也作了評論。
美援確實給予經濟上及infrastructure等建設,但是文化政治上是停頓時期。生活社會先安定才行。有人提起不少問題,包括最近通過的ECFA對台灣的影響,因時間的關係,無法細談。

5) 最後由臺大校友會簡長明主持年會,茶點交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