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03 年 11 月

開卷有益
新昌

讀書和旅行是求知的兩大捷徑,是我們從小就常常聽到的銘言。但這兩個捷徑,靜心思考和親身經歷的方式,只運用到能夠自知的人。如果一個人本身沒有自知或判斷的能力,就是讀了好書,走了萬里路,也無法鑑別一些書中的寶貝,和了解歷史事件以及文化產物的意義。當一個人在人生的階段上,沒有或失去自知或判斷的能力時,有時候別的人﹝老師?﹞的指導,即是相當關鍵的因素。

我雖然沒有篤信宗教,但對於各種宗教的傳說和理論,以及一些大師們的解釋教誨,卻是相當虔誠地看待和研究。我想,這應該是每個人對各種事務,求真探實的基本態度。我認為對於宗教認知的關鍵處,應該是我們必須不期望在宗教裡,得到任何屬於個人的好處,如死後上天堂,過美滿的永生;來生轉世生在富貴人家、或高人一等、生得聰明等等。人們要是沒有這種求好自己意念的話,那麼求知探實的慾望則會加深,人們如果敢於認知,那麼今後在生活上,應該會過著比較有智慧的日子。

勇於放棄執著,能夠對於不可能發生的神話,進行質問,而且不會對於本身自己也懷疑的事情,憑猜測而給予肯定,應該是每個曾經受過科學訓練的人,在認知事務上應有的基本觀念。這樣的基本認知,我想應該就如舊約聖經裡以斯帖所說的:「如果要讓我滅亡,那麼我就滅亡吧!」如果因為我有這樣認知的慾望,我的神就要處罰我,滅亡我,不讓我將來死後上天堂,那麼就讓我被處罰,被滅亡,死後不上天堂吧!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至少應該有這樣的基本認識,才會使得我們所相信的神,尊重我們,看得起我們。

近來正在讀一本有關中亞(西域)絲路上人民、種族、生活,及建立國家、征戰事蹟的書﹝Life Along the Silk Road, by Susan Whitfiel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Los Angeles, 1999﹞,才讀了這本書的開卷語﹝Introduction﹞,就已經受益不淺了。這個開卷語裡,提到許多當年流行於中亞的宗教,並對於每個宗教作了簡單的介紹。其中對於佛教的產生以及要義的解說,讓我折服不已。這本書裡短短的一頁說明,竟然就把我思索了幾十年的疑惑,糊圇吞進去沒有消化的片面知識,全都有條有理地整理、解說出來了。佛教裡所謂的當頭棒喝,豁然貫通的境界,不外就是如此吧。從這個解說據以實踐,我們如果加緊努力,自我修行,那麼面對將來人生必經四大過程的生老病死裡的最後階段,能夠靜心解脫,那時人們幾世﹝如果相信輪迴轉世之說﹞修行期望進入的圓寂境界,應該是可以達到的,願共勉之。

這本書的作者,Susan Whitfield 女士,在書中第十六頁裡說:

「佛教的創始者,歷史上所說的佛祖﹝Buddha﹞,笱塔瑪﹝Gautama﹞,是公元前第六世紀出生於居住在現今尼泊爾和印度交界,嘉德滿都西南邊的釋加﹝Sakya or Scythian tribe﹞族的一個王子﹝因此他後來的名字叫做釋加牟尼─即是釋加族裡的聖人﹞。經過多年豐衣足食,奢侈、歡愉的貴族生活後,笱塔瑪王子在二十九年那年,才第一次無意中遇到了人生裡苦、老、病、死的景象。雖然那時他已經結了婚,並且即將有了婚後的第一個兒子,在她妻子分娩兒子的那個夜晚,他卻決定馬上離開王宮,決心追求心靈的領悟和智慧的教化﹝enlightenment,或稱為博蒂 Bodhi﹞的境界。最先,他求教於印度的哲學大師們﹝印度教的苦修僧,譯者註﹞。但只過了一年後,他就拒絕了這些哲學大師們教誨的極端苦修﹝extreme asceticism﹞方式,轉而尋求沉思明心﹝contemplation﹞和反省深思﹝meditation﹞的人生。經過六年後,其間雖然經過了﹝印度教裡的﹞魔神﹝Mara﹞驅使的眾多誘惑,他終於在菩提樹下﹝Bo tree,即是 Ficus religiosa﹞反省深思時,達到了領悟教化的境界。

釋加牟尼了解到的領悟教化,包括四大真理﹝Four Noble Truths﹞:人生即是苦難﹝Life is suffering﹞;慾望導致苦難﹝Suffering is caused by desire﹞;欲望終止則苦難消失﹝The end of desire means the end of suffering﹞;欲望的終止可以經過下列八大修行途徑﹝Noble Eightfold Path﹞達到:正確的觀念﹝right view﹞,思考﹝thinking﹞,生計﹝livelihood﹞,言語﹝speech﹞,行為﹝conduct﹞,力行﹝effort﹞,自覺﹝mindfulness﹞以及反省深思﹝meditation﹞。生活在人生苦海中﹝world of suffering - samsara﹞每個有知覺的人或動物,所受的苦難根據他﹝她或牠﹞前世累計的業債﹝karmic debt﹞而有不同。如果一個人在他的一個生命中是邪惡的,那麼他的業債就會增加。如果他幾世累積所作的惡行比善行還多,那麼他就沒有足夠的成績﹝業績﹞在來生中轉世為人類,因此死後就轉生為動物或更低等的生命﹝如蚯蚓,譯者註﹞。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累積的善行比惡行多,那麼這個人幾世累積的業債就減低了。到了所有的業債都償還了,這個人就已經達到可以進入領悟教化或涅盤﹝nirvana﹞的最高境界。有些和尚們他們修行了解的進度,已經達到類似佛祖本身的程度,這些和尚就被稱為阿哈痴﹝arhats﹞─意思是有價值的﹝worthy﹞或完美的生物﹝perfect beings﹞,他們死後就從輪迴的命運中解脫,不再轉世了。但這些阿哈痴在生命的最後一世中,他們還保存了從前尚未到達涅盤境界前的痕跡,阿哈痴們和佛祖的成道進入涅盤是不同的,因為他們是靠﹝佛祖留下來的﹞教導修行,而不是像佛祖靠自身的領悟﹝insight﹞而成道的。佛祖又教導說,靈魂是會死去的,並不是像印度教裡所說的可以永遠存在,當一個人的形體死去時,只有業債會留了下來。

佛祖自得道後,在他餘留的一生中,都在講解他領悟的道理﹝即是如上所說的這些真理和修行的途徑,譯者註﹞,一直到八十歲時死去為止。佛祖圓寂後,他的門徒們開幾次大會,聚集在一起討論佛學教條的問題,佛祖的教導言論則由口語方式留傳下來﹝因為那時還未有印刷術和書本的發明,譯者註﹞,代代相傳,一直到今天。…」

後記:佛教的成為宗教,以及後來不同教派的產生,當然都是佛祖圓寂後發生的事了。無欲無望無有無無的佛,當然不會有任何知覺,更不論有任何意見的了。如果佛有了慾望,就是有做好事,比如渡眾生的慾望,那麼佛還會是佛嗎?苦海仍舊無邊,慾海仍舊沉浮,佛圓寂以後的世界,還有數不清的許多還要輪迴的眾生存在,我們這些輪迴的眾生所領悟的諸多佛法,可說可學的當然很多。以後再說了。
(200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