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
|
2022 年 10 月 | |
王者之王,蓋棺不必論定 在位七十年214天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九十六高齡在蘇格蘭行宮Balmoral Castle 去世,在蘇格蘭停柩三天後,回倫敦西敏寺供國人景仰,隨後九月十九國葬。她不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王。法國的路易十四(建凡爾賽宮的太陽王)在位72年110天是第一名。第三名是泰王浦美逢的70年106天。英國有很多繁文縟節。蓋棺的國旗不是是英國國旗的Union Jack (見下圖紅,白藍條子),而是女王皇旗。因為Union Jack 任何英國偉人都可以使用(邱吉爾等首相),唯獨皇室(國王,女王)才能用皇旗,女王皇旗有二個,永遠跟隨女王(座車,臨幸地點),皇旗永不降半旗(half mast)。女王在蘇格蘭時,她的座車及在Balmoral 城堡掛的是圖片中的獅子旗Royal Standard of Scotland,在蘇格蘭以外地區,掛的是華麗的Royal Standard (也就是蓋她棺木的那面)。女王到何處,她的座車及住所,掛就是那面華麗的皇旗Royal Stand。1997年前若到白金漢官參觀御林軍交接表演,看到的一定只有皇旗。自那年之後,若在白金漢宮看到藍、白、紅橫條紋的Union Jack,表示女王當時不在那裡。我去過英國多次,在溫莎古堡,白金漢宮及Balmoral,蘇格蘭愛丁堡皇宮都看過她的皇旗。表示她臨幸該地。 Earth to Earth, 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 我不是君主政體Monarchy 的擁護者,但是對於一個七十年來公正不阿,勤政愛民的君王,二十五歲因為父皇喬治六世的早逝。匆促登基,毫無經驗的年輕新王,仰仗邱吉爾首相亦父亦師的引航,七十年主政,歷經十五名英國首相,十四名美國總統。如今她長眠地下,也算是榮華富貴終享一生。We solute you, Your Majesty! 此次史無前例的英國國喪,是自1965年邱吉爾國喪以來的第一次。英國女王(Elizebeth R, R 是拉丁文「女王Regina」之意,國王的拉丁是Rex,也簡寫成R,新王查理即是Charles R)。九十六高齡駕崩,原是意料之中。自六十年代起,以「倫敦橋塌了London Bridge is down」的代號,來傳遞她的死訊的方案Operation,每年都在預演及修正。喪禮龎大數量的各式軍服、也都已備妥存放倉庫經年。所以大家是有準備的。事到臨頭,也無出任何差錯。素來講究盛況pomp,壯觀pageantry 的英國人在此次國喪,極盡華麗之能事。端看紅色制服,黑熊毛帽子的Grenadier Guardsmen 和倫敦塔常見的Yeomen (下圖) 的紅色制服,在一片旗海中飄揚,忍不住要感歎,大英帝國雖然沒落,十四個「大英國協」的軍隊仍然到場悼念逝去的象徵性的元首。依英國元首駕崩慣例、國喪儀式中所有軍人攜帶的武器都是反向的。劍尖向後,槍口向後,以示哀悼。這個習俗自1603 年伊麗莎白一世的國喪沿用至今,謂之「Gentlemen at Arms with axes reversed」。 我進入過西敏寺Westminster Abby二次,那裡葬有三十個英國君王,或大或小的紀念墳,告訴世人「人生難免一死、豪華是過眼雲煙」。帝王公卿,凡夫俗子,死後一律平等。西敏寺內有一個地區稱「詩人角落Poets’ Corner」,寫Canterbury Tale 的Geoffrey Chaucer 是文人第一個埋骨該地的。狄更生,Thomas Hardy也都葬在那裡。沙士比亞遺體雖然葬在故鄉,但在詩人角落有一個紀念碑。名演員Laurence Olivier (費文麗丈夫之一)也安眠該角落。名女作家Agatha Christie 生前一直希望長眠該地,但是未能如願。倒是詩人華德渥茲William Wordsworth 死後婉拒埋骨西敏寺的榮耀,寧願歸葬故鄉。2018 年,到英倫的湖濱地區Lake District 內Windermere 小鎭,我曾拜訪過他在教堂後面的墓碑。他的Immorality 長詩是英文學生的必修。我非常的喜歡。 女王國喪最後一站是溫莎古堡,這個碉堡Fortress 是1066年由法國渡海過來征服英格蘭的諾曼第大公在1070 年完建的。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女王選擇長眠該地,加入和先她而去的十名君王,父母,夫婿,在如茵的綠草上相伴相依。我們在1989年帶著二名青少年的女兒遊歐洲時去過溫莎古堡。那裡有一座很出名的「喪鐘」,只有在君王駕崩時才敲響。名稱為Sevastopol Bell。Sevastopol 是克里米亞半島南岸大城。原為烏克蘭領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出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1854-1856 長達三年,英,法,土耳其聯盟對抗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死傷枕藉,喪鐘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俄羅斯稱降後,帶回英國的戰利品。她的戰勝,沒能洗刷歷史上她的六百輕騎馬隊(Light Bridget) 在俄羅斯大砲前被屠殺的悲劇。讀史的人,不能忘記領袖的失誤。 喪鐘送終,喪禮上每人手臂掛的帶孝黑帶子,不也是我們東方人的傳統帶孝心思?斯人已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相信眾心同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