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index.html
  2003 年 10 月

簡介泰國
劉承叔

黃醫師很久以前就交代我在今年九月份的生活座談會上作「東南亞風情的報告」。由於今年春季SARS疫情的關係,六個月不敢回到泰國處理雜務,這次回來業務又是千頭萬緒,因此無法趕回向各位做報告,謹以書面替代,還請各位原諒。

從泰國東北部萬昌出土的古物證明,泰國的文明起源於五千多年前的青銅文化期。可是今日的泰族則是在十一、二世紀之間才從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經過緬、寮邊界南移到泰國來的。西雙版納是中國少數民族傣族的家鄉。

早期的傣族以農為主,信仰佛教,生性溫和善良,且愛好和平,軍事力量薄弱,因此常受東面吉篾族(高棉人)和西面的巴馬族(緬甸人)所支配,十三世紀初,終於被東面高棉族吳哥王朝所征服。

不過,那時入侵的時間並不很長,1238年,泰人終於驅逐了高棉人,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十三世紀末期,泰國第一位英明的國王 “孟來大帝”在清邁、清萊一帶建立了繁榮的社會,由於泰國以信奉佛教為主,因此在清邁一帶建立了很多寺廟。

與此同時,在比較南方的素可泰也建立了一個素可泰王朝,南甘杏大帝(1280-1317在位),是素可泰王朝的頂峰時代,泰國人尊稱為泰國之父。最大的貢獻是統一泰國的文字,並團結各族以平等方式對待傣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如高棉族,馬來族以及華人。可惜後繼無人,南甘杏大帝去世後,國勢日微,素可泰王朝只傳了六世,140年,公元1350年終於被距離曼谷以北76公里的大城王朝(阿育他耶王朝)所滅。

大城王朝曾經把泰國版圖擴大到鄰近的寮國、高棉、緬甸和馬來西亞的部分國土,同時與西歐接觸。那萊大帝(1657-1688年在位)是大城王朝的全盛時期,歐洲文化大量傳進泰國,不只是文化,商人、傳教士亦隨之前來。此一門戶開放,對泰國的進化影響很大。進入十八世紀以後大城王朝逐漸衰弱,泰、緬之間戰爭不斷,1767年的一場戰役,終於被緬甸所滅。當年的一把大火,使大城皇宮付之一炬,成為今日來泰旅遊的人所必定前往悼念的大城廢墟。

隨著大城王朝的滅亡,泰國成了緬甸的附庸。所幸遺臣鄭信糾集殘將朝緬甸大力反攻,終於擊退入侵的緬軍。由於大城已成廢墟,乃在湄南河下游,曼谷對岸的吞武里建都稱王,不過吞武里王朝只維持了十五年。
拉瑪王朝始於1782年,建都曼谷,傳到四世皇蒙骨(即電影 “國王與我”的主人翁)時,國勢逐漸強盛。四世皇通曉許多外語,接受西洋文明,是第一位准許平民接近國王的賢君,他聘請英籍教師任宮廷教師。在此環境下長大的五世皇朱拉隆功是泰國歷史上最英明的大帝,他大力改革,積極興建,並且廢除奴隸制度,廣設學校(傳統上每一在位國王必須興建一座廟宇,五世皇卻把這筆經費用來創設泰國的第一所大學,即今日的泰國最高學府朱拉隆功大學)、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第一所郵局,是引導泰國走向現代化的英明之君。

六世皇曾經留學英國劍橋大學,並服役於英國海軍,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泰國加入國際聯盟。在此之前,泰國人只有名,沒有姓,到了六世皇時才宣佈人民可擁有姓,可是時至今日,泰國人還是只叫對方的名,而不稱姓。

泰國的民主是到1932年七世皇時才頒布憲法,成為君主立憲的國家。從那時起,國王成為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政務由總理主持。雖然從1932年起,泰國政變頻繁,政權更換了23次 ( 請注意,其間有幾次軍人執政長達十年者 ) 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穩定下來。可是,泰國人易於妥協,善為他人著想,歷史上的幾次政變,勝者總為敗者預留生路,這是其他國家所望塵莫及的。

或許是生來俱有的天性,加上信仰佛教的關係,泰國人都很謙虛,長幼有序,容易滿足於現狀。

台灣人來泰國可追溯到1882年(五世皇時代)的陳廣述,1904年的周加卯。1916年起逐漸增加,早期先賢以開拓茶葉市場為主,同時採購泰國的象牙、虎骨、沉香回台銷售。1930年代日本開始南進東南亞,從台灣派遣大批 “實習生”為日本商社做翻譯。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日軍南侵。也有不少台灣青年被徵召當兵前來服役的。這些 “實習生”和 “軍伕”於戰爭結束後,不少留下來做生意 ( 或繼續服務這些日商 ) 他們就是第一代的台僑。

有一段很長的空檔,就是從1945到1965年這段時間,幾乎沒有台灣來的移民。

泰國政府於1960年代中期成立了BOARD OF INVESTMENT,並頒布獎勵投資條例,過去從事進口貿易的商人紛紛設廠改做製造業。由於語言關係,這些新興產業業主爭先恐後到台灣徵聘技術人員前來工作,當時,每走進一家工廠,幾乎沒有一家沒有從台灣來的技師在。這些從台灣來的技師服務十年八載後陸續自立,於是1970年代末期出現了第二梯次的大量台僑。

台灣的經濟在1980年代初期發生很大的變化,許多傳統的人工密集工業無法突破瓶頸而必須外移,南遷政策因而產生,許多工廠移來泰國。這些企業不僅帶領技術,也帶來大量資金,第三批台僑因而誕生,而這一梯次的台僑實力遠大於第二梯次者。

和日僑相比,台僑多屬連打帶跑者,因此很難估計正確的人數,據泰國移民局的統計資料,目前有14萬台僑在泰國。可惜台商尚未像華商、日商及歐美商會一般,打入泰國上流社會,台商會正朝此目標努力中。

泰國的旅遊業可說是東南亞各國中最受歡迎的國家。除了 “點” 多以外,人情味重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僅如前面所說泰國人很謙虛溫和外,臉面上顯出來的笑容特別自然。泰國人有一句很通俗的語言 “MAI PEN RAI” (沒關係)我們很難看到泰國人在吵架,即使車子相撞了,雙方一下車總是笑容相向(不像台灣人磨拳擦掌),互道一聲 “KHO APAI” (對不起)或 “MAI PEN RAI” (沒關係),然後找出妥協之道。另外一句通語 “CHAI JEN JEN”,我找不出適當的譯詞,直譯是 “心涼涼” 凡事何需太急,這也許是我從泰國人學到的處世哲學,人生幾何,何必太計較呢?

這次生活座談會無法趕回去向各位做報告,謹以此文向各位簡介泰國,很希望各位能找個機會來此一遊,內人和我很樂意效勞充當嚮導。最後敬祝各位身體健康,心情愉快。